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论队建

重温“两个务必”是政治平安的根本保证

2013-07-16 09:08: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就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听取最基层的意见。在西柏坡,他再次重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不少观点表示,此举不仅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继承,对革命先辈和开国元勋的崇敬与缅怀,同时向全党表明了他推动整风、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截至7月6日,今年已经有六个省部级高官落马,不少人再次感慨,如今“做官是个高危行业”。7月10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谈到去年以来广州“落马”的一批官员时表示,“咱们一人从政,不能让全家担忧啊!这个风险不是身体健康不健康,第一位的是政治平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政治是否平安”,怎样才能把官当踏实?7月13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南通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邵德进。

做官是个高危行业?

记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官员把做官当成高危行业?

邵德进:之所以有官员把做官看作高危行业,折射出的是他们的害怕心理,他们担心自己的腐败行径被曝光,担心手中的权力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我国反腐败取得的成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在江苏代表团所说的,“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如果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当官就是为人民服务,何来高危一说?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两个务必”有什么深远意义?

邵德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和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强调重温“两个务必”的历史意义和思想意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告诫和期望,既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践行群众路线的指导。尤其在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果广大党员干部都能把“两个务必”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和日常生活的镜子,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就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干部群众所说的那样,“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重温“两个务必”,心中就会增添正能量,对于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无疑更具有实际意义。

要知道什么是“高压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您认为习总书记说的“高压线”指的是什么?

邵德进: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高压线”,我想首先应当是指党纪国法。党员干部应当对党纪国法心怀敬畏,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模范领路人,努力成为党纪国法的忠实践行者。其次,我想也是指思想道德。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状况关乎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一旦放松思想改造,一旦突破道德底线,必然会陷入欲望的泥潭,掉进污浊的深渊。最后,我想“高压线”还是指人民利益。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在社会利益冲突加剧的今天,大到政党,小至每个党员,都应对人民心存敬畏,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推动社会公平。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深切地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要“一心想着百姓”

记者:党员领导干部怎样做才能保证政治平安,不触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高压线”?

邵德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机关干部接地气很重要。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领导干部要想保证政治平安,就要心中时刻装着百姓,心系大众,要时时处处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事为民干。纵观古今中外,谁尊重人民群众,谁就得到支持拥护,谁不尊重人民群众,谁最终就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一心想着百姓,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做到“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利益不贪心,面对权力不私心”,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就是保证政治平安的根本所在。

孙艳敏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