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福建厦门海沧全省首个居民自治“孵化器”诞生

2013-07-12 16:58: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四民家园”

    民声倾听室、民情调查队、民智议事厅、民心服务站,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

    “四化”管理

    从2011年起,福建厦门海沧区以海虹社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的社区“四化”管理服务模式

    全省首个居民自治“孵化器”在海沧诞生。昨日上午,海沧区新阳街道兴旺社区“四民家园”(民声倾听室、民情调查队、民智议事厅、民心服务站)揭牌成立,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居民自治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意味着海沧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是海沧区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行活动的又一创新举措。

    记者还获悉,“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评估工作总结交流会今日将在海沧拉开帷幕,代表全国社区管理第一梯队的全国12个实验区代表将来此聚首激荡智慧,共谋社区管理新思路。

    社区议事会制开全省先河

    进入兴旺社区民智议事厅,记者发现,第一次议事会议氛围非常热烈,出席会议的有社区两委、社区居民、企业代表,还有律师,大家围绕兴旺广场提升改造、“无物业”小区管理、名仕阁下水道堵塞等身边的富民事、民生事、烦心事,展开了热烈商讨。

    在议到社区体育场所的规划时,代表们发言的劲头更足了,不仅抛出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有的还建议要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代表们的发言,体现了自治的热情,以及相当的专业素养,看来事前做了不少‘功课’。”谈起第一次议事会议,兴旺社区居委会主任许敏芳欣喜地说。

    听民声、知民情、集民智、暖民心,“四民家园”从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入手,到研究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导力量、主体作用是居民,旨在最终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社区建设自治目标。

    惠民综合体:

    网格化拉住民心圈牢幸福

    “四民家园”,是海沧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从2011年起,海沧区以海虹社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的社区“四化”管理服务模式,受到民政部和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2012年8月,海沧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南部省份首个“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网格化”拉住了群众的心。“我住在海沧,真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008年搬进海虹社区鼓浪湾小区居住的张大妈夫妇是山西太原人,今年6月,张大妈的老伴不慎摔倒,她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网格管理员,老伴很快被送进医院救治。“管理员还熬了骨汤送到医院,居委会负责人亲自到医院看望,这跟家里的亲人没两样。”每当说起这事,张大妈显得异常激动。

    记者在海虹社区看到,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只要登录社区网站,发个帖子,马上就能得到社区网格管理员的热情回应,咨询和建议在网上轻松搞定;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为一些重点帮扶对象及时提供帮助、解决困难;一些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并得到高效处理。群众真正享受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便利。

    政务综合体:

    便民一站式服务一条龙

    特色品牌,竞相绽放。近年来,海沧不断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在推出以网格化为主要特点的“惠民综合体”的同时,请来了厦门大学智囊团出谋献策,创造性地提出以 “五个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调解中心、应急中心、求助中心、协商中心)建设为一体,打造了社会管理创新又一响当当的品牌。

    去年年底,海沧区建成了全市面积最大、办事窗口最多、功能最齐、设备最优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将社会管理创新“五个中心”和群众工作部同时入驻,实现了“5+1”功能的叠加,实现了“要办事找服务中心、要参与找协商中心、有困难找求助中心、有矛盾找调解中心、有急事找应急中心”的便民利民目标。

    以协商中心为例,针对网友对城区公交线路调整持不同意见,特别是对海沧部分公交线路调整方案存在分歧,协商中心两次召开网友协商会,召集网友代表,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公交公司等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人士,把有意见、有怨气的群众请进门,坐在一起充分沟通、共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共识,妥善解决了因公交路线计划调整引发部分群众不满等问题。

    截至目前,协商中心已针对海沧区绿化、公交、环境、文化、卫生等14个专题开展了协商,有效发挥了“了解社情民意,搭建沟通桥梁,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化解各方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从政府管理、服务事项的咨询到办理,从民众疑惑的解答到困难救助,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到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海沧“政务综合体”的建设囊括了全方位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政务服务中心的投入运行,实现了审批的再提速,全区102项的行政审批事项在审批时间压缩到法定时限34.4%以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得以提速,马上办结事项达到38项,占审批总数的37.25%,进一步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

    从“海虹模式”到“四化”管理全覆盖,从网格化惠民综合体到政务服务综合体,继而到“四民家园”的建立,海沧区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全国首家涉台审判法庭、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和谐幸福征迁”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实现和谐社会和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海沧,这座东南沿海的健康生态新城区,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上继续扬帆远航……

    >>>链接

    ●从2011年起,海沧区以海虹社区为试点,在福建全省率先探索建设社区“四化”管理服务模式;

    ●2012年8月,海沧区成为全国第九个、南部省份首个“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12年底,海沧率先全省实现城乡社区“四化”管理全覆盖;

    ●2013年3月,海沧新阳街道建成全省首个镇(街)级的网格化指挥中心,被群众形象地誉为“网格110”;

    ●2013年7月初,全国首个城乡一体化的网格化社会管理联动指挥中心、全省首个区级“网格110”试投用,率先全省试点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化”联动……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首个区级“网格110”在厦门海沧区建成投用
·福建厦门海沧:创新机制服务台商台企
·海沧“梦之旅”
·厦门市海沧区首创“征地拆迁法律服务快车”
·厦门海沧区以“五个中心”创新社会管理打造为民政府
·厦门海沧:借社区"四化"平台宣讲十八大精神

·厦门海沧:借社区"四化"平台宣讲十八大精神
·海沧政务服务中心:让干部更主动地服务群众
·厦门海沧法院无偿辅导未成年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