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时
“幸福是什么”是一个人类社会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常识和满书架的自助类书籍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工作、积累财富、经营婚姻、养育子女、健康饮食,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他摒弃了有关幸福的传统观念,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幸福课。
作者关于幸福最鲜明的观点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预见未来,因此人类也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幸福感;但是,人类对于未来自己的情感预期,往往和实际有着很大的“预测偏差”。书中列举了大量怪诞的实验,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你以为中大奖可以让你幸福无比,被解雇会让你一蹶不振,但事实上,中奖的幸福感远没有你预期的那样强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感也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痛苦。我们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成就与挫折,往往只是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的“幸福基础值”。
那么,如何才能撞上幸福呢?吉尔伯特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自主的选择权,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们应当“智慧地购买”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础值”。
人的一生,都要作出一些重要的选择,诸如结婚、事业、投资等,我们都是在这些事情远未发生的时候,就开始想象它们了。这种想象,对于我们最终会采取何种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想象关乎幸福,而且关系重大,是带给我们幸福的“隐形的翅膀”。
其实《哈佛幸福课》并不是告诉你怎样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人们总觉得不那么幸福,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了大家都幸福,需要我们提高关于幸福的科学认知水平,这便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李宏波:当一名幸福的派出所长
·缓解压力:“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落到实处
·共享社区幸福生活
·湖南长沙社区文化节:共享社区幸福生活
·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强烈谴责暴力恐怖行径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宁
·法治与幸福
·法治与幸福
·强卫: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 把实现群众幸福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以真情守望“幸福平安侨乡”
·北京丰台区法院司法大讲堂助力幸福北京
·广州全力打造“幸福社区”26个试点通过考核
·平安幸福是人民永恒不变的期盼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