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承诺书”永久有效
贵阳司法局常态化法律服务团两年化解重大纠纷3000余件
2012年3月,一份由贵州省贵阳市司法局发布的“社会责任承诺书”引发广泛关注,该局承诺提升全市司法行政管理事项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时隔一年,“社会责任”又被赋予哪些全新含义、该局履“责”状况如何、“承诺”是否仍存效力?近日,带着种种疑问,《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司法行政业务覆盖面广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办公效率、质量直接代表着政府机关的整体形象。”贵阳市司法局局长石光明说,当前,贵阳市正在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宗旨之一便是构建和谐生态文明、打造廉洁高效政府,借此契机发布“社会责任承诺书”既是面向社会的一份庄重承诺,同时也是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一次自我鞭策,而且这份“承诺”的效力不会随时间改变,将永久存续。
“苦等十年小科员,退休之前争转正;干部任职终身制;只要不犯大过错,平平安安也能过……”现如今,这些懒散的消极观念在贵阳司法局已荡然无存,这缘于该局去年底进行的一次局机关非定向全员竞争上岗。
据介绍,竞争上岗面向全局在编在岗公务员,竞争中层领导岗位17个,综合考评由面试、笔试、民主推荐三部分组成。“这次竞争上岗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所有在任中层干部与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共同重新参加竞争上岗。”贵阳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李保胜曾在市委组织部工作多年,“这种竞岗方式是用人制度的一次大胆改革,能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品行正、业务精、能力强的人才担当责任。“
法学硕士魏娜到贵阳市司法局工作了五年,这次竞争上岗中她脱颖而出担任法制宣传处副处长一职,”如果没有这次机会,获得这个职位至少要等十年,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
“其实‘社会责任承诺书’在公布之初也曾遭受‘作秀’、‘表面功’等诸多质疑,然而我们却把这种质疑看作监督,用言出必行做最好回应。”李保胜表示,“这次竞岗选拔就是要从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寻求突破,营造拼搏进取的氛围,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今年初,贵阳市云岩区一处土地拆迁,涉及住户数千人,拆迁工期持续了三个月,从始至终未发生一起闹访、上访事件。
“前期我们逐户走访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选派优秀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为拆迁户答疑解惑、审查合同,确保第一时间处理涉稳问题、第一时间理顺群众情绪、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此外,我们还建立定期回访制度,掌握动态信息,以保证整个拆迁过程的平安顺利。”贵阳市司法局副局长莫智说。
据悉,近年来,因城市化建设全面推进,涉及拆迁、补偿、劳务等问题的法律事务日益增多,贵阳市司法局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各区县司法局长为副组长,律师、公证员、法援及司法鉴定工作者为小组成员的常态化法律服务团和专家评估小组,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及时介入,为党委政府、群众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为确保服务质量,该局还出台了“首问责任”、“一票否决”等制度。据统计,两年来,常态化法律服务团和专家评估小组共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00余条,化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3000余件,防民间纠纷引发群体事件200余起。
据了解,“贵阳市法律服务综合业务大楼”正在修建中,建成后将集公证、律师服务、法律援助、司法考试、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服务窗口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法律服务。
前不久,市民李强到南明区某公证处办理业务时,认为公证员没能向他解释清情况,便在贵阳市司法局的“举报信箱”留下了一段牢骚。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上午十点多留的言,下午就有了回复,“李先生您好,你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核实,该公证员确因繁忙未做详尽介绍,且态度存在不当之处,我们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希望您能谅解并继续对我市司法行政工作进行监督。”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这种真诚为民办事的态度,让我们老百姓觉得很舒心。”李强在留言板上写到。
据统计,贵阳司法局自发布“社会责任承诺书”以来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对此,该局要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答复率100%。
“我们将这些建议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并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予以答复。对合理部分予以采纳,对涉及到的单位、个人存在的问题及时核查绝不姑息。”贵阳市司法局纪检组组长刘燕军说。
(记者 阎志江 王家梁/通讯员 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