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检察院检察长张民生(右三)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特区调研
“未央区检察院派驻检察室在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申遗征地拆迁工作中,协助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得到了有关部门和老百姓的好评。”6月24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检察长李亚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列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名单,要求2013年6月完成申遗各项工作,7月到8月国际专家到此验收。
设立特区检察室
挂牌第一天就讲预防课
汉长安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从2012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建设,涉及征地拆迁、安置建设、文物保护等多项工作。为保护汉长安城遗址,西安市通过调整行政规划,分流遗址区的人口和产业,设立了保护特区。2012年8月保护特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管委会挂牌成立。
李亚军检察长介绍说:“在以往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违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次要在短时间内拆迁9个行政村4000余户1.5万人、861家企业,任务艰巨,极需要检察机关综合发挥打击、监督、预防、教育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经过多次研究,该院决定在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区设立检察室,提供法律服务。
“这一想法与我们不谋而合。这次拆迁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公廉拆迁、和谐拆迁,安全回迁、幸福回迁。要想做到这一点,不让个别有想法的人得逞,需要检察机关保驾护航。”拆迁指挥部总指挥介绍。
2012年11月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检察室挂牌成立,未央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弋鸣任主任、反贪局长谭跃龙任副主任、6名成员均是检察骨干。
“检察室挂牌仪式结束后,谭跃龙给申遗区征地拆迁工作人员和被拆迁的9个村村干部上了一堂廉政教育课,第一时间给相关人员敲响警钟。以后每次召开拆迁工作会议,都让检察干警着装列席,让群众看见放心,让个别有想法的人看到担心。”拆迁指挥部总指挥对记者说,“目前征地拆迁工作已顺利结束,在以后的安置房建设、拆迁群众回迁、遗址保护区文物保护等工作中,我们还要请检察院提供法律服务。”
排查研判风险
维护拆迁地区社会稳定
“征地拆迁工作易引发干群矛盾、相邻矛盾,这次集中征地拆迁,各种矛盾和治安稳定的风险加大。”弋鸣说,基于这样的判断,检察室将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中之重。
在拆迁动员期,检察室安排干警下村了解情况,排查矛盾风险点。“走访中,我们得知东南马寨村正处于村主任选举阶段,便建议拆迁指挥部将其列入第二批拆迁村,这个建议被采纳。”检察室干警小刘说,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后来东南马寨村的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
“在拆迁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加强了网络舆情监测,避免了一起群体性堵路上访事件。”据小刘介绍,由于个别村村民对拆迁政策不了解,抵制拆迁工作,村中的年轻人建了一个Q群,在群中交流此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加入到这个Q群中。“这个Q群非常活跃,有的言论也偏激。”小刘说,发现苗头后,检察室迅速将情况汇报给拆迁指挥部。
“拆迁指挥部通过有效工作,疏导了一些村民的不理智行为。”提起此事,未央宫街道办事处书记、拆迁指挥部副主任柳萍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检察干警预警及时,我们不可能那么快地妥善处理好这起事件。”
“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同时,我院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文物遗址的司法保护。”未央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庆林介绍,西安是文物之都,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区内往下挖不多深,就会见到文物。因此,在整个征地拆迁过程中,该院依法监督纠正和认真查处危害大遗址保护的渎职失职行为,坚决打击遗址区内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和滥采滥挖破坏土地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击故意损毁、非法出售、倒卖文物以及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犯罪活动,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护了遗址区文物的安全。
加大服务力度
保障拆迁群众合法权益
李亚军认为,检察室必须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既要防止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更要防止群众权利受到侵害后误入维权歧途,引发违法犯罪。
去年11月,未央区检察院按照西安市检察院的部署,开展了“一社区(村)一检察官”活动。征地拆迁工作启动后,检察室与征地拆迁指挥部、9个征地拆迁村社区检察官工作室三级联动,通过下村宣传、征求意见建议、受理违法举报,加强与村民沟通,了解了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被拆迁的9个村都是城中村,情况比较复杂,群众反映问题较多,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双子户、姑娘户、买卖宅基地等问题。”检察室干警小闵说,“三种情况涉及的人都不少,处理起来必须慎重。”检察室干警积极协助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梳理问题、分析原因,妥善化解矛盾,切实维护了拆迁群众的正当权益,多名拆迁群众先后到检察室致谢。
“还有一些企业在拆迁村租地盖起了厂房、库房、冷库等,由于前期工作做得不细,房屋拆迁款登记在了土地出租者名下。”检察室干警孙百明说,企业负责人到检察室反映,检察干警将情况反映到拆迁指挥部,被拆迁企业最后均拿到了所建房屋的赔偿款。
而当有的拆迁村村民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聚集到拆迁指挥部等群体事件发生后,参与处理的检察干警严肃地告知群众采取过激行为的违法后果,引导其依法理性维权,避免了矛盾激化。
“此外,检察室还对大笔资金的流动进行司法监测。”未央区检察院检察长李亚军介绍,检察室干警配合纪委、财政等部门,对大笔资金的划拨、发放全程进行动态监测,保证资金的正常发放和合法合理使用。
“4000余户民房‘倒’了、861家企业房‘倒’了,但没有一个干部和同志‘倒’下。整个征地拆迁过程做到了拆迁群众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这与检察机关全程参与、开展预防犯罪、提供法律服务是分不开的。”谈起检察机关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申遗征地拆迁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拆迁指挥部总指挥感受颇深。
·西安检察院成立首家派驻医疗机构专门检察室
·西安市检察院连续11年全市考核获优秀
·西安市检察院:转文风改会风获市委肯定
·陕西西安市检察院调研秦岭生态保护建设
·西安市检察院举行学习贯彻修改后刑诉法交流会
·西安市检察院邀请专家讲解修改后民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