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呵护人性仍是守卫公平

2013-07-08 19:47: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之后,在江苏省无锡市出现了首个判例:被告除承担原告一定的经济补偿外,还需至少每两个月到老人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

    歌曲“常回家看看”因道出老人心底最大期盼而走红大江南北。随着我国渐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问题。就人性道德而言,为人子女“常回家看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要求,近年来对于许多老人而言却成为一种奢望。无论有何种原因,这都不该是一个正常社会普遍存在的状况。

    对于司法的介入,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以此来解决一个人性道德问题未必会有好效果。但我们应该看到,首先,法律与道德本就相辅相成,用法律来提升道德的短板是传播和建构道德的有效手段。其次,“常回家看看”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领域的问题,空巢老人的大量存在已经引发了诸如医疗、社保、治安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综合性的社会难题,用法律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强力保障,无疑是一种必然的现实选择。

    随着首个相关判例的出现,可以预见,今后还会不断有类似的判例出现。老人含辛茹苦将子女养大,不赡养老人实在违背人伦有失公允,这不仅是人性的倒退也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断裂,让其成为违法行径绝不为过。判决是一种威慑更是一种纠错,确保人性不出轨不跑偏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法治社会所应该具备的——司法呵护的是道德范畴的人性,守卫的仍是法治本质的公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类似判决的不断出台,“常回家看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将不会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歌声中,我国的养老事业也将会如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的,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杜晓)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