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长安播报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7.7)

2013-07-07 14:37:5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最高法院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中国大法官讲坛”启动 江必新发表主旨演讲

    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与西南政法大学在重庆市签署《关于加强应用法学与审判理论教学科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出席签约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根据协议,双方决定在西南政法大学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并将开展共同举办“中国大法官讲坛”、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交流合作项目。

最高法院2012年审判理论重大课题中期检查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审判理论重大课题中期检查会今天在重庆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会上传达了周强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关于审判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此次审判理论重大课题中期检查工作提出要求。

    江必新强调,审判理论重大课题中期检查要把好质量关,课题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问题意识,真正把问题找准找实;要立足于国情、社情、民情,利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做好实证研究;要有国际视野,注意借鉴国外司法改革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比较研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和规划;要有创新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为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作出理论贡献和智力支持。

省委政法委挂帅 省直14部门联动

湖北打响涉特殊主体专项清积攻坚战

    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省直机关14个部门,开展涉及党政机关积案清理执行活动,共清理了6类特殊主体积案750件,未结标的额3.9亿元。

    今年以来,湖北高院在省委政法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党政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工作的若干意见》,成立全省积案清理工作协调小组,两次派出检查组赴部分中级、基层法院进行督促指导,对全省涉特殊主体单位积案全面排查,共清理出6类特殊主体积案750件,未结标的额3.9亿元。

新疆法院各族干警纷纷声讨暴力恐怖犯罪

坚决捍卫国家安全维护新疆稳定

    连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院系统按照自治区高院党组部署,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维护新疆稳定的决策部署,愤怒声讨暴力恐怖犯罪,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决捍卫国家安全、维护新疆稳定。

    新疆高院刑一庭庭长艾尼瓦尔·阿不都热依木表示,暴力恐怖分子滥杀无辜,手段凶残、灭绝人性,这是在“三股势力”组织直接煽动、策划下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的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我们各族干警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以实际行动履行好职责,与“三股势力”作不懈的斗争。

重庆五中院建设学习型法院

    近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成功举办今年第二期“法官讲坛”,主讲法官以“买卖合同司法解释有关内容的理解与适用”为主题,与广大干警展开深入探讨。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这是该院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的一项内容。

    提起建设学习型法院,该院院长王中伟表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充分调动干警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干警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审判人员理论素养、不断增强审判人员办案能力,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法官队伍。”

河北:司法救助为八旬老人缓解窘困

张秋菊孙子作为张秋菊的代理人办理相关手续。

    6月28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桂增继、王会平和书记员周璟乘坐汽车颠簸三个多小时后,来到位于临城县太行山深处的驾游村。他们是专程从石家庄赶来给村民张秋菊送司法救助款的。

    1997年10月,张秋菊的二儿子李新朝到平山县为吕四毛、于兰芳、王小苓砍伐木材。10月26日,李新朝砍伐木材时坠入山崖身亡。张秋菊起诉后,临城法院判决其获赔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共计3.5万元。后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于兰芳已病故,王小苓查无此人,吕四毛无财产可供执行。

让公开成为习惯

——广州中院“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一周年

    一年前,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实现“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这一举措成为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的突破口和助推器,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审判工作质效得以全面提升。

生态司法保护实现一体化

——贵阳法院创新机制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不久前,贵州省修文县一桩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案件的最终结果因司法的介入,再一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从2007年11月贵阳法院成立首个环保法庭、审判庭至今,经过探索形成的诉前、诉中、诉后一体化的生态司法保护“贵阳模式”,实践证明是一条既符合立法精神,又解决实际问题,敢于破解司法公正难题的改革之路。

当“假证据”遇到“真处罚”

朝阳法院司法救赎诚信不手软

(资料图片)

    交通事故发生后,为得到更多赔付,伪造医院诊断证明;办完老人丧事,为多分得遗产,伪造殡仪馆收费清单;夫妻离婚后,一方伪造司法文件,把分给对方的房产卖了……当这些貌似“不起眼”的不诚信行为屡屡刺痛我们的神经,不断拷问世俗的道德底线时,随着诚实信用原则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的正式确立,以及从民事强制措施到刑事制裁层面的相应规制,对于“占便宜”、“抖机灵”等败坏社会风气的不诚信行为,司法机关正在开出一张张严苛的“罚单”。

巡回审判为民忙

——“根在基层·中国梦”调研实践活动赴建湖法院调研侧记

图为在上冈村委会开庭审理赡养案现场。 张华锋 摄

    为什么要巡回?法官在法庭上何以HOLD住现场?群众愿意参与巡回审判吗?赴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调研团满怀好奇,走进法庭,试图找寻答案。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7.6)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7.5)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7.4)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7.3)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7.1)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30)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30)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29)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28)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27)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25)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