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一间大会议室里,北京西城法院法官刘建勋正在举办一场关于交通事故中责任保险认定的专业讲座。这是他一周以来的第三场个人讲座,由法台到讲台的阵地接续已经逐渐成为这名专家型法官工作轨迹的固定模式,各种荣誉、头衔、授课邀请以及在当当网上位居销售榜榜首的保险法个人专著都是专业化审判模式下提升法官专业素质和审判专业含量的有力证明。
金融街上的保险法律专家
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探索专业化审判工作模式,始于2005年。由于西城辖区内有金融资产占全国比例较高的金融街,人保、太平洋、平安、泰康等众多保险公司总部及主要办事机构都汇集于此,专业化审判领域的探索,首先选定了保险案件。调研显示,随着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2008年以来,西城法院保险案件的收案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占到所在审判庭商事案件审理总数的41.8%,北京市法院保险案件收案总数的一半以上。保险案件的集中审理,既向专业化审判模式提出了要求,也为专业化的案件审理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办好每一起保险案件,是专业化审判模式下法官要答好的第一道题目。由于长期办理大量同类案件,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实践,法官对此类案件有了较高层次的认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对于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更能切中要害,更为精确、细致,办案效果更能获得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办案的效率大幅提高。在对案件质量的“精品化”追求下,西城法院保险案件的一审服判息诉率常年维持在89.2%左右,保持在全市法院前位。
专业建议助力行业规范
2009年,西城法院受理了一起涉及“航意险”险种的保险合同纠纷。原告李先生不满“航意险”在销售时没有核对被保险人身份以及不要求本人签名的行为,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规范这一险种的出售程序。西城法院将这一案件依法审结后,及时向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行业内规范航意险出售程序。此后不久,北京市保险业协会便按照司法建议的内容要求各保险公司在出售航意险时必须核对身份并要求签名。
西城法院专业化审判的方向,始终致力于为保险行业提供来源于审判实践的专业指导,近年来针对保险研究和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共发出司法建议67件。
联动行业力量促调解
为进一步提高保险案件审理的专业化水平,2008年,该院引入专业力量,正式启动了与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建的保险合同纠纷调处对接机制。将具备保险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的保险纠纷调解员邀请到法院,对立案阶段的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或为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当事人提供专业调解。同时,对于行业协会受理的矛盾突出或案情复杂的保险案件,法院委派法官介入纠纷、指导调解,直至纠纷妥善解决。行业协会与法院的联动配合,推动了保险合同纠纷化解的专业化水平。
据统计,西城法院自2008年8月至今审结的1328件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在互动调解工作模式下,调解以及撤诉结案764件,调撤率达到58%,比适用对接机制前上升了近32个百分点。
·北京西城引司法鉴定审保险纠纷
·北京西城法院研讨商事审判典型案例
·北京西城城管部门启动防汛检查
·北京西城推出高考便民机制
·北京西城腾出120个警用车位
·北京西城百余警用车位专供考生
·北京西城百余警用车位专供考生
·北京西城什刹海司法所创新法律服务工作模式
·北京西城警方打击儿童医院周边违法倒号
·北京西城:两保险人员倒卖公民信息被批捕
·北京西城: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反贪精兵
·北大法学院与北京西城检察院签署共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