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大埔法院大力提升裁判文书质量

2013-07-01 09:42: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6月17日,广东省大埔县人民法院院长叶仁基下班后提着装有一叠判决书的公文包,他说要趁休息时好好看看判决书。

这缘于和一个案件原告的简单对话。2009年叶仁基刚到大埔法院的头一年,在院长接访日他与当事人有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对判决不服吗?”“没有,判决公正,我还胜诉了呢!”“那你到底要反映什么问题?”原告说:“我就感觉法官对我的案子不认真,不尊重我,判决书上把我的出生日期都写错了。”神圣的裁判文书上有错字,叶仁基认为这既是不尊重当事人,也是对自己办理的案件不负责任。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感情,还降低了当事人对法官、法院的尊重和信任度。

不久,叶仁基决定下大功夫去规范裁判文书的制作。

第一步他们树立起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把每一起案件当作一个产品来对待,讲究产品的生产流程,强化审判工作的过程化控制,已经成为从院长到干警的基本共识。文书先由承办法官撰写,接着由跟案书记员对文字、标点符号等进行仔细地校对,再由庭长对法律适用、说理逻辑、实体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最后由分管院领导进行审核签发。

第二步他们分三个层级过滤文书瑕疵,真正让“司法产品”经得起法律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首先庭室内每月自行互查,及时纠正问题;其次由案件质量检查组每季度进行检查,形成书面报告,将优秀文书与瑕疵文书进行公开展示,供全院干警学习与警示;最后由院领导不定期抽查文书。每周一上午,案件评查小组成员都要在院务会上汇报评查结果,对判决书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并提出整改措施。该措施从2009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仅2012年,该院各庭室自查文书300多份,检查组检查180份,院领导随机抽查32份,出台整改意见12条。

第三步他们将评查结果与部门、个人评先评优及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对存在严重问题或犯低级错误的相关人员,按照问责制度予以问责通报,对优秀裁判文书由纪检组在年终对评查情况进行核实、反馈后,向全院公开表扬并予以奖励。“先当靶子,后当标兵”,在叶仁基的眼里,倒逼机制是促进案件质量的有效良方。

此外,大埔法院还以司法公开为契机,将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在这里以公开为普遍做法,以不公开为特例。属于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等特殊情况不予上网的,应当填写裁判文书不予上网公开审批表,报庭长审核,经审管办审查后由分管审管办的院领导审批决定。经过不断完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网友纷纷发声表示支持:“把司法置于阳光之下,我们终于看到了司法公正的一扇窗!”

一些人大代表也表示:“这些年大埔法院开展的案件评查工作卓有成效,办案质量明显提高,群众对法院案件质量的投诉也明显减少了。”近日,在全省法院“两评查”活动中,该院一篇民事判决书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对于取得的这些成绩,叶仁基坦言,这凝聚了全院每一名干警的汗水。裁判文书是案件质量的生命线,要让高质量文书成为说得服当事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

   (黄义涛 林翠娟)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广东大埔民警外出“取经” 助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
·广东大埔山区学子接受交通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