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避问题直面热点坦诚公开彰显司法自信
“法耀岭南”领衔粤法官微透明司法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内,号称“红罐之争”的加多宝与王老吉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正在开庭。此时,广东高院官方微博“法耀岭南”发出第一条直播微博。
当天,庭审一直持续到20时左右才结束。在近8个小时的庭审中,“法耀岭南”30条长微博将庭审全过程实时呈现在世人面前,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旁听”庭审。据统计,该案直播仅在新浪微博上就吸引超过53万条讨论,可谓数量空前。
“‘法耀岭南’已经成为展示司法公正新平台,回应公众关注新路径,提升司法能力新抓手,有效引导舆论新阵地。实践证明,以微博促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微博已成为人民法院倾听民声、沟通民意的重要桥梁。”广东高院常务副院长陈华杰6月30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热门案件庭审的关注?广东高院从审理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开始就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官方微博直播案件庭审全过程。
2012年2月29日,科技巨头美国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权属纠纷上诉案在广东高院开审。开庭前,诉讼双方就大打舆论战,70多家境内外媒体提出旁听申请,其中不乏彭博新闻社、路透社、朝日新闻社等世界知名媒体。
面对舆论带来的挑战,“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彻底公开”,广东高院院长郑鄂明确表示,凡是社会关注的、有影响的案件都可以直播。
广东高院决定,通过官方微博对案件庭审实行全程图文直播,就从iPad案开始。“iPad案庭审一经微博直播,舆论就转了调,从原来对中国法官司法能力、司法公正的质疑,转而纷纷肯定中国审判公开透明、法官自信。”陈华杰说。
“iPad案主审法官曾经说,他压力大到连睡梦中都在看案卷。从中我们看到,案件审理暴露在阳光下,不但增加了各方对法院公正的确信,法官个人也更加审慎。广东已经出现多起当事人一听案件要庭审直播就主动撤诉的事件,足见公开既是防腐剂,又是保护伞。”陈华杰认为,由于庭审微直播有快速汇聚各方观点的功能,法院可以根据社会关注点和关切度,有针对性地回应,最大限度减少了社会质疑。
全面公开有效引领舆论
据悉,“法耀岭南”开通以来,网友以发布评论或私信方式提出五花八门的诉求和看法,包括过问案件、举报违纪、法律咨询、申诉信访、业务探讨等,当然其中不乏谩骂、质疑法院的言论,甚至有人企图通过微博给法官施加压力,干扰正常审判。
陈华杰坦言,这是所有政务微博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从未删除过任何网友的评论,相反,对于网友提出的问题,都尽量给予回答和引导”。
去年引起网友和媒体高度关注的深圳市龙岗区法院判处莫某醉驾缓刑案、东莞理工学院女大学生被杀案等,广东高院都通过“法耀岭南”及时予以回应。
此外,“法耀岭南”还针对社会热点主动策划,有效引导舆论。近年来银行卡盗刷案件频发,银行和持卡人往往各执一词,社会公众莫衷一是,对法院的裁判标准多有误解和质疑。
广东高院通过“法耀岭南”直播了一起信用卡盗刷案庭审,发布了广东高院民二庭负责人就法院审理克隆卡案件相关问题的问答,并通过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进行多媒体宣传,传递了广东法院银行卡案件裁判标准。网络搜索显示,与该话题相关的关注和转发量超过200万次。
“司法处于社会纠纷矛盾的风口浪尖,开通微博就是选择了坦然面对、全面公开与真诚沟通。坦诚公开只会让司法更加自信。”陈华杰说,目前,广东法院系统已开通77个官方微博,拥有粉丝和听众500多万。微博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提高了司法透明度。
(记者袁定波 通讯员裘晶文)
·司法行政要闻速览(2013.6.30)
·山东日照东港区法院少年审判注入司法温度
·29日要闻速览:法院 检察 公安 司法 政法委
·湘赣两省司法联防联调化解边界矛盾纠纷
·上海浦东:司法行政护民生
·全国首家“监狱发展研究院”在江苏司法警校揭牌成立
·全国首家“监狱发展研究院”在江苏司法警校揭牌成立
·辽宁省司法厅推进律师党建
·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赴南京监狱检查指导工作
·改进工作作风 提升司法公信
·陈崇文:在“研学”中追寻司法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