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网络反腐与“低俗路线”

2013-06-28 09:51: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日报 

6月25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称,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1/3;从近几年的网络反腐案例看,无论是经查证属实的案例,还是虚假的网络曝光,大多与“情妇”、“二奶”、“包养”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网络反腐陷入真假难辨的混乱无序状态且低俗化。(见6月26日《新京报》)

网络反腐怎么就走出了一条“低俗路线”,而没有走上“高尚反腐”的“正道”呢?

用影像原理来说,是先有腐败的官员生活太花哨,后有各种香艳的照片和故事。管好官员的裤腰带,才是减少网络艳照的根本。

用传播学原理来说,海量信息时代,网络反腐不曝光花哨猎奇的“猛料”,举报就会被淹没掉,无功而返。消灭花哨猎奇的“猛料”,信息公开得跟上。

用举报学原理来说,举报是揭发、提供腐败线索,不可能完全证据确凿。相关部门花费人力物力对网络反腐信息进行甄别查证,是职责所在。

用民主政治原理来说,避免大家光盯着“低俗”之处,就得洞开“高尚反腐”的大门,给网络反腐提供“制度性出口”——全国性网络举报平台,如何快捷、有效;不在网上曝光的举报,如何不遭遇官官相护,像被舆论关注那样有杀伤力、有安全感……

举报无疑要有序、规范,而有序规范的前提,是正常的制度出口毫无障碍、一路畅通。雷政富几年前被举报时只是内部处理、照样升官,只有被暴晒于网络成为笑谈之后,才有今日下场,如此镜鉴之下,让网民如何不对“低俗反腐路线”乐此不疲?(毕诗成)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