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禁毒法 确保场所安全稳定
——格尔木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纪略
近年来,格尔木强制隔离戒毒所在省司法厅党委和省戒毒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突出“两个首要”。连续5年保持戒毒场所安全稳定,为海西地区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格尔木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自2009年肩负戒毒新职能以来,始终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贯穿到班子建设始终,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落实到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在领导层面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守党政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做到令行禁止,政令警令畅通,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戒毒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的观念,牢记党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在戒毒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被省直机关工委命名为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被司法厅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被省戒毒局授予“优秀领导班子”荣誉称号,被格尔木市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
禁毒宣传进校园
建设高素质的民警队伍
坚持从严治警。认真贯彻《人民警察法》,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政治纪律教育、组织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民警队伍。
坚持政治建警。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党史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的纪律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的民警队伍。坚持素质强警。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决定》,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重点突出年轻民警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民警的履行职责的能力、执法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矫治能力、维护场所安全稳定能力、急处置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使干警具备全面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坚持从优待警。注重警营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养民警高尚情操。努力改善民警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好民警的困难和后顾之忧。认真落实民警探亲、休假、体检、慰问等制度。近年来,有3个基层党支部和12名优秀党员受到省司法厅党委表彰、有6个基层党支部和14名优秀党员受到省戒毒局党委表彰。受到省部级表彰的先进个人12人、受到省司法厅表彰的各类先进个人37人(其中二等功5人、三等功17人)。受到省戒毒局表彰的各类先进个人37人(其中三等功5人)。
禁毒知识广场宣传活动
加强戒毒管理
实践证明,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和措施,是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重要防线。认真贯彻司法部和上级党委关于做好监管安全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精神,大力加强民警的责任意识,把全体民警“安全首位”意识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严守了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防线;坚持安全排查、防控、应急处置、领导责任、研判分析等“五项”工作机制和“四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场所安全和执法大检查大排查活动,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强化法制教育,并严格执行《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办法》,严肃奖惩考核工作,有效地调动了戒毒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举办场所开放日活动,增强了执法透明度,提升了戒毒场所的执法形象,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戒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安防设施建设,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加强防控演练,先后开展了防暴动、防逃跑、防冲击场所、防地震等预案演练,增强了民警的安防意识;坚持视频监控、安全检查、周界巡逻制度,形成了“思想防线牢固、人防管控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应急处置高效”的一体化安防体系,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规范民警一日工作流程,坚持所领导带班、科长值班、大队长领班、民警值班四级值班制度,将管理区大门单警值班改为双警值班,并严格落实和执行门禁管理制度;紧紧围绕提升场所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基层业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建设、制度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2年被省司法厅荣记集体二等功,被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先进”单位。
继续深入贯彻 “首要标准”,认真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规定》及《禁毒法》,不断创新教育矫治方法,创新教育矫治内容,推行了“三三一”戒毒教育矫治新模式,提高了转化率和改好率;进一步健全教育矫治机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目前,有专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8名,二级咨询师1人、三级咨询师5名。同时,选送一批骨干到江苏省句东劳教所挂职锻炼、参观考察、培训学习,提升了民警的管理理念,提高了干警的教育矫治水平和能力;加强课堂化教育。开展了心理矫治、个案矫治、戒毒专项训练和多元化的课堂教育,大大提高了教育矫治质量,增强了戒毒人员的法制意识;建立健全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成立考评领导机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教学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了教学科技水平,提升了教育矫治水平;强化劳动矫治手段。从就业需求出发,开展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活动,培养戒毒人员的一技之长,增强回归社会后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积极拓展宣传教育领域,积极开展“6·26”国际禁毒日、“12·1”国际艾滋病宣传日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与社区对接签订帮教协议,与驻格部队、黄河路社区联合举办文艺演出联谊活动。通过以上工作和活动提升了教育矫治整体水平,增强了戒毒人员的法制观念,维护了场所安全稳定。被团省委、省司法厅、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2011年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精神文明委确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活动基地”、“解放军62211部队官兵警示教育基地”。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图书室阅览图书
提高戒毒教育矫治质量搞好生活卫生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法》,加强戒毒人员食堂卫生管理,做到环境整洁干净,定期对炊事员体检,定期对餐具、炊具消毒,合理调剂伙食,确保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日常饮食安全;制定就餐制度,就餐人员守则,公布每周食谱,每月公开伙食账目,确保戒毒人员伙食费足额到位;提高伙食补给能力,在物价高涨,国家规定的伙食标准难以保障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积极自种蔬菜、养猪、所部挤出资金贴补伙食,提高了生活保障水平;加强疾病防控,,定期对戒毒人员进行体检和艾滋病、性病、传染病筛查。开展了“世界防治结核病主题宣传日”活动。增强了全员的防控意识。与格尔木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协议书,增强了疾病治疗和防控协作能力;加大医务人员学习培训,积极参省局外联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派员进修、鼓励医务自学等方式,对医务人员开展艾滋病、性病、临床医护、消毒控制、检测检查、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场所的医疗技术水平,目前未发生传染疾病、食物中毒、医疗等事故。2009年生活卫生达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B级标准、2010年荣获格尔木市疾病防控协作先进单位、被海西州疾病防控中心确定为“海西地区艾滋病防治宣传示范点”并在海西地区推广。
(来源\青海法制报 文\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