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问题的批复》已于2013年5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26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3年6月19日
6月25日上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公开宣判大会,依法对两起涉毒案集中宣判,分别以贩卖、运输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7名被告人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6月25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严惩各类毒品犯罪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布五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6月24日,记者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广东法院打击毒品犯罪注重“打防结合”,取得扎实成效:今年1至5月,全省法院新收一审毒品犯罪案件5499件6703人,同比分别增长10.51%和12.15%,审结4163件4790人,同比分别增长11.60%和13.47%。
6月2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陈建阳等人抢劫、盗窃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执行职务,原审被告人陈建阳、田伟冬、王建平、朱又平、田孝平及其委托的辩护人和法律援助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6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王书金故意杀人、强奸上诉案。这是该院再次开庭审理此案。
上诉人王书金,男,汉族,1967年12月1日出生,河北省广平县农民。1982年曾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打击毒品犯罪专题法院开放日”活动。活动中,来自福州市第二中学、福州市则徐小学的近百名师生参观了福建高院诉讼服务中心、科技法庭等场所。福建高院刑事审判法官结合福建法院依法打击毒品犯罪的有关情况,教育同学们真正认识毒品的危害性,提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6月25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人民陪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人民陪审工作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的人民陪审工作。
日前,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两起未成年人运输贩卖毒品案。被告人尼某、贵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和十五年。
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8月21日, 17岁的缅甸籍少年尼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与其同学岩某(另案处理)相约在一个宾馆的房间内,将岩某给他的三包用黑色胶带包裹成圆柱体形状的毒品麻古塞入了肛门,采用体内藏毒的方式携带麻古乘坐长途汽车从云南省昆明市来到重庆市。当其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门口等候他人接应时,被公安人员抓获。随后,尼某从体内排出毒品麻古净重194克。经鉴定,毒品中检出甲基苯丙胺,含量为14.5%。
记者从福建省高级法院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25日,杨德建、袁廷昌两名罪行极其严重的贩毒人员被依法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