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入数字化快车道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科技强院的指导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上措施不菲、成绩突出。
为提升法院公信力,他们在提高司法文书质量和案件管理上狠下功夫,及时引进了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司法文书纠错、文书评查和文书上网审查”三个系统。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既往工作模式,提高了法官的业务素质和文书制作水平,规范了法院案件质量的管理,推进了法院工作“数字化”进程。
“文书纠错系统”对文书存在的法律条文、引用法规依据、错别字、标点符号及人名分析等内容都设有校验点,系统能很轻松地对导入检查的文书进行全方位检查、提示,保证了裁判文书内容的完整性、引用法律依据的准确性、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和文章逻辑的一致性,把不规范、差错、错误消灭在源头。
在“两评查”活动中,最高人民法院对案件质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文书评查系统”采用全自动打分的全样本评查模式,解决了法院以往采取的抽样评查的工作模式。一方面缩短了评查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文书评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文书评查系统”根据所需要评查的文书提供各种统计分析并形成报告,保证司法文书各种错误的可控性。推进法院工作数字化进程且能优化法院司法资源配置,确保案件管理工作的及时高效。
法院对已经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网上公开,这是提升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度的路径。该院及时配备使用了上网审查系统,非常智能的将需要进行上网的文书进行分类,对文书当事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敏感信息进行自动隐名。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当事人的隐私,保证文书上网的及时性。
临河法院早在2005年就率先在内蒙古西部基层法院中向办公自动化推进,先实现“三个一”:即每一名工作人员配备一台电脑、每一间办公室配备一台打印机、每一个审判法庭配备一套庭审记录设备。实现了办案办公网络化、文件传输无纸化;先后建成四个数字化法庭,实现了实时录音录像、证据展示、网络传输、存储刻录等多项功能;在立案大厅设置触摸式信息查询系统,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相关案件信息;运用先进的VPN光纤技术,使基层法庭与院机关联网,从而实现了即时立案、审判和信息录入,大幅提高了审判效率;为5个基层法庭装备了电子签章系统,远程即可加盖法院公章,大大简化了文书审签的工作流程,提升案件办理的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该院党组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推广与应用力度,在文书管理、案件流程管理、排期开庭、集中送达、庭审、执行等各个环节上均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从案件立案到归档,全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为审判监督、质量评查、绩效考核等提供了适时、动态的信息支持。信息技术的建设让临河区法院工作驶入了快车道。(王 震)
·内蒙古赤峰红山法院:以案说法传递正能量
·内蒙古开展“五大行动”加强夏季交通安全
·内蒙古包头政府约谈火灾高危企业
·内蒙古乌兰察布检察长走访代表委员征求意见
·贵州内蒙古三年素质强警交流合作启动
·内蒙古:“三务合一”服务边境群众
·内蒙古:“三务合一”服务边境群众
·河北内蒙古辽宁海南法院部署教育实践活动
·内蒙古重拳出击打击食品犯罪
·内蒙古通辽检察院:集中培训推进网络办公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两市互换用警异地打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