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耐人寻味的微博谣言比例

2013-06-26 10:16: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京华时报 

    在呼吁自媒体增强自律意识的同时,也应快速建立他律规则,尽快发挥微博辟谣机制的作用。如是,社会为微博谣言付出的代价才会小一些。

    一份被称为“新媒体蓝皮书”的研究报告显示,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里,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1/3。这一数字耐人寻味。

    这个由社科院新闻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当然只是一种学术性的分析与研究,同时研究样本也仅是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不能由此判定微博谣言的比例就是1/3。但这一数字仍然对我们提出了警示。

    进入自媒体时代,仅新浪一家注册微博用户数就已超过5亿。面对这海量的自媒体,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是去投入信息自由流播时代的狂欢,还是要为这信息传播担负一点责任?如果说,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么,我们在享受自媒体时代信息生活福利的同时,也会承受虚假信息干扰生活的代价。

    当人们的在线信息生活,被不实信息、谣言、乃至故意煽动的情绪所充塞,那么我们的信息生活品质就会下降,有的甚至因此而感到无趣、无聊。一次次的假信息袭扰,映射出的心理便是,对相关信息都先投以怀疑、将信将疑,甚而把所有信息都视为娱乐化消费。

    然而,微博谣言更大的危害性则在于,它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微博发布的谣言是其发生的重要诱因。一些微博发布的谣言,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误导,甚至会给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如果不正视微博谣言的这些危害性,最终将可能带来更多不良影响。

    上述研究报告显示,微博谣言的参与者往往与谣言的主体无利益纠葛。这表明,很多谣言发布者,或是凑个热闹,或是比较喜欢“八卦”,或是听风就是雨,或是趁机发泄一下不良情绪。如果微博用户,能够增强一点责任意识,有一点自律精神,富有一点审慎态度,那么这些弊端原是可以避免的。

    微博传播信息的裂变式,已使谣言的危害性呈几何级数放大。这一再警示我们,微博不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公共平台。如果不懂得点微博的特性,任由谣言随意流布;如果微博大V们,把其上百、上千万的粉丝作为某种筹码,只讲权利而忽视社会责任。那么终有一天,微博的危害将吞噬它带给我们的福利。

    也应当看到,很多信息真伪的核实成本较大,一般博主既没这时间也没这精力,更没这耐心。因此,在呼吁自媒体增强自律意识的同时,也应快速建立他律规则,尽快发挥微博辟谣机制的作用。如是,社会为微博谣言付出的代价才会小一些。(金明岩)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北京政法委书记:善导舆论挤压谣言传播空间
·"平安北京"梳理网络谣言特点网友应冷静判断
·重庆网警妥善处置网络谣言获“赞”
·换个马甲 谣言旋而又来
·警方提醒:这虽是谣言,但公共场所家长要盯紧孩子
·[策划]新媒体崛起 如何阻断网络谣言

·[策划]新媒体崛起 如何阻断网络谣言
·新媒体崛起信息传播迅捷 如何阻断网络谣言
·依法铲除网络谣言“毒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用法律监管遏制网络谣言
·信息公开是抵制谣言的良药
·让谣言在这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