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开启执法记录仪;回办公室,导入电子笔录;案件破了,上门告知受害人……一整套全新规范的警务活动流程去年开始在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推行,让当事群众有据可查、检举瑕疵,从而倒逼民警文明执法、公正办案。
处警“录播”,真实记录执法场景
“不要动。这是执法记录仪,你们的赌博行为已被录音录像。”看到警察进来,准备藏钱的赌徒放弃抵抗。日前,溱潼派出所民警查获一起打麻将赌博案件,缴获赌资6900多元。
执法记录仪好比一个无声的 “督察”,能够固定证据,再现执法场景,真实记录民警和当事人的一言一行。而刚开始配备使用时,有的民警不太适应:因当事人无理取闹,一名民警暴了粗口,结果受到通报批评。
为推进“阳光”执法,不留“死角”,去年7月,泰州市公安局为一线执法执勤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2715部,在全市173个执法单位、513个办案场所安装了监控录像和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确保所有警务活动受得起监督、经得起评议。
截至目前,17起涉警不实投诉得到及时澄清,陈某等3人因涉嫌“妨碍执行公务罪”被移送起诉。
执法“四进”,杜绝执法过错
去年10月23日晚,涉嫌寻衅滋事的詹某被依法传唤,其妻许某及其亲友20多人随后涌进京泰派出所。次日一早,许某亲属到海陵分局投诉民警在传唤詹某的过程中对许某进行殴打,要求追究民警责任。
现场同步录音录像显示,民警执法过程无任何不当行为。事后,许某住院治疗费用2万余元由其自行承担,詹某被检察机关批捕。
执法“四进”让所有谎言不攻自破,恶意投诉戛然而止。“现在从案件进平台、询(讯)问进场所、涉案财物进系统到审核审批进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容不得出半点差错。”京泰派出所所长陈冬存深有感触地说,证明民警规范执法,关键是对每个执法环节全程监督。
自去年8月泰州市公安局推行执法“四进”以来,民警执法过错同比下降超半,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攀升。
刑事案件“四回”增强执法效能
“过去两个多月了,不是民警上门,我还不知道案子破了。”家住高港区永安洲的冯女士告诉记者。3月27日,冯女士在网上购物被骗16万元。永安洲派出所民警三赴海南,将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今年初泰州市公安局出台办理刑事案件“四回”规定,要求受案有回执、不予立案有回复、破案有回告、未破案件责任人定期回访。
“四回”规定带来了公安效能的显著提升。一年来,泰州市刑事发案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八类案件破案率全省第一。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懂得群众的切身感受。”泰州市公安局局长赵建生说,“把案件进展情况回告群众,目的就是力促民警多破案多追赃,提升公众安全感。”(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陆献荣 马洪建)
·江苏司法厅党员干部赴金陵监狱开展警示教育
·江苏南京:边检站宣传新法规
·江苏海门市检察院:检察建议关注社会公益
·江苏泰兴:审查首起严重污染环境案
·江苏盱眙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二三事
·江苏吴江法院:让乐居家园更美丽
·江苏吴江法院:让乐居家园更美丽
·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安法治建设纪实
·江苏阜宁县“六五”普法掠影
·江苏连云港打造命案攻坚升级版
·江苏扬中协调中心三步缓解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