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地联动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近日,在公安部经侦局统一指挥下,河南、上海、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广西等八个省、区、市的公安机关整体联动,协同作战,对河南登封“10·9”特大虚开案同时收网,成功打响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集群战役的“第一枪”。目前,各涉案地公安机关已立案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7名,挽回税款损失600余万元。
去年9月,登封市税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了一条线索:登封市某矿产品公司涉嫌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公司办公地点在居民住宅小区内,只聘请了一个员工,根本没有煤炭、矿石囤货地点,但公司银行往来资金交易量巨大、情况异常,2012年7月之后该公司突然人去楼空。种种迹象表明,该公司是一个已经 “走逃”的空壳公司,专门从事“卖票”业务。
登封市公安机关迅速启动了对涉案嫌疑人的追捕工作。经过深入工作,逐步锁定了主要犯罪嫌疑人,并在去年年底陆续将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随着不断深挖扩线,一个特大虚开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侦查发现,该公司虚假注资成立后,到国税部门骗领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向广西、湖北、上海、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八省、区、市的大量用煤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
登封市公安局立即抽调警力对案件深入查证,整个犯罪网络逐渐清晰,统一组织打击的时机日渐成熟。今年5月,公安部经侦局部署涉案地核查相关线索,于近日直接指挥八省、区、市公安机关统一开展集群战役收网行动,彻底摧毁了这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亿余元的特大犯罪网络。
【数据】
抓获犯罪嫌疑人117名,挽回税款损失600余万元
【点评】
当前,不法分子利用具有税款抵扣功能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施犯罪较为多发、高发。虚开犯罪不仅造成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流失,严重危害我国税收征管秩序和财政管理秩序,而且容易诱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历来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重点涉税犯罪类型之一。近年来,公安机关已破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万余起。自去年1月“营改增”在全国试点开展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把严厉打击虚开犯罪作为为税制改革保驾护航的重要任务,连续破获多起试点行业虚开犯罪案件。此次专项行动又将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等“营改增”试点行业虚开犯罪作为打击整治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力度,努力维护重点行业税收征管秩序。
【典型做法】
广东:突出打击重点,夯实税侦基础工作
今年全国打击整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打击涉税犯罪工作,精心组织,强力部署,多措并举,全力攻坚,破获广东深圳“7·18”骗税案、饶平特大假发票窝点案、揭阳特大假发票窝点案等多起特大案件,迅速掀起了打击高潮。
强力部署,有力保障。自5月15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省公安机关迅速行动,主动会同税务机关联合下发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并分别召集广州、深圳等重点地区进行工作部署。广东省公安厅、国税局、地税局迅速成立了专项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督导专项行动进展、组织发起集群战役、定期检查通报等工作。对重大案件,广东省公安厅挂牌督办,必要时公安厅领导亲自挂帅,深入一线指挥办案,确保行动取得成效。
突出重点,密切协作。专项行动中,广东省公安机关积极会同税务部门,对发票违法犯罪线索逐项梳理排查,将重大可疑线索及时移送相关涉案地深入查证。广东省公安机关突出专项行动打击重点,集中力量查处了多起利用“营改增”试点行业以及成品油、煤炭、电子等行业的涉税犯罪行为;主动从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问题入手,打掉了一批利用短信群发器、互联网站等传播违法信息的窝点。
强化基础,深入排查。广东省公安机关依托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多次专门开展涉税信息采集,有力夯实了税侦基础信息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省公安机关根据重点线索分布情况部署开展重点打击,部署广州、粤东地区对制售假发票窝点进行排查,部署珠三角地区对虚开犯罪线索进行深入查证。
广泛宣传,注重预警。广东省公安机关结合“5·15”经侦宣传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同时加大对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完善逃税案件举报奖励机制,增强群众打击防范发票犯罪意识,大力营造打击涉税犯罪声势。工作中,广东省公安机关还注重加强防范预警工作,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平台宣传发票知识,提高群众识假防骗能力,共同防范打击发票违法犯罪。
深圳:三部门同步上案,全链条打击骗税犯罪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税收政策,逐渐成为骗税犯罪活动频繁地和骗税犯罪案件多发地。深圳市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当地骗税犯罪形势,不断总结技战法、提升专业打击能力,密切与海关、税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连续破获了“闪电一号”、“6·19”、“7·18”等多起特大骗税案件,有力打击了骗税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
三部门同步上案,主动出击严打骗税犯罪
在打击骗税犯罪工作中,深圳公安机关主动协商税务、海关等有关部门,形成了三方同步上案的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具体做法是:三部门根据当前打击骗税形势需要,共同选取有代表性的骗税案件,税务提供基础数据和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税务稽查,海关从报关末端倒流协助调查,公安利用自身侦查优势,对上游生产企业虚开和洗票、中游出口和资金调配、下游报关和货代整个犯罪链条实行即时全方位侦控。
从骗税犯罪特征入手,全链条打击骗税犯罪
深圳公安机关根据骗税犯罪必须具有虚开、洗票、出口、资金、外商、报关、货代等七大骗税平台的特征,实施了制定侦查计划、选取收网时机、开展战前培训、成立指挥作战区、启动三级联动、一对一捆绑作业等七种作战手段,从原材料厂家虚开、生产企业洗票、利用骗税平台外贸公司、资金空转调配、外商假外贸、报关“张冠李戴”以及货代“配货配票”等七大骗税手法入手开展缜密侦查。侦查人员对人员、发票、资金、货物等同步取证调查,确保能形成完整的骗税犯罪证据链条和对整个骗税犯罪的全链条、覆盖式打击。
多警种协同作战,跨地域联手打击骗税犯罪
深圳公安机关通过合成战、集约战,多警种同步上案,各自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在侦破重大骗税案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根据骗税犯罪线索涉及多地的具体情况,深圳公安机关还成功发起多个集群战役,与涉案地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全力摧毁整个骗税犯罪网络。近日成功收网的深圳“7·18”骗税案集群战役中,深圳主战地会同江苏、福建、江西、甘肃等参战地共查明了深圳6家进出口公司骗税1.3亿元的犯罪事实,挽回税款损失1000余万元。
目前,不法分子利用体积小、价值高、退税率高的电脑芯片、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以及市场价值差异大的服装、皮毛等农副加工产品,大肆实施骗税犯罪,呈现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并与虚开、洗钱、走私等犯罪活动紧密结合的趋势。骗税犯罪不仅直接造成国家税款损失,而且导致出口数据失实、外汇收付异常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近年来,公安机关始终严厉打击骗税犯罪,今年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力度,3月,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部署了打击骗取出口退(免)税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全国打击整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又将打击骗税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了打击骗税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遏制了骗税犯罪的发展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