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东海“四型”社区警务做强基础支撑

2013-06-19 16:22: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近年来,东海县公安局以“明职、减负、增效”为切入点,实现社区警务向专业型、规范型、共建型、民生型转变,推动信息化条件下社区警务步入良性循环。今年以来,全县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9.8%,群众对社区民警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98%以上,全局有9名社区民警被省厅评为“111工程”社区民警能手和优秀社区民警,26名民警分别被连云港市局评为一、二级社区民警,获评人数在连云港市公安系统排名第一。

    改变社区警务“副”而不强的窘境

    “长期以来,我们社区民警陷入值班处警、破案抓人的困境,社区警务成为‘副业’,加而不强。”东海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颜景硕直言东海公安改革之前的社区警务现状。

    去年开始,东海县公安机关从职能定位、警力整合、考核引导入手,推动社区民警回归社区、工作重心回归基础。针对接处警、刑事破案等工作牵扯派出所过多精力的实际,东海警方做强专业化的“巡逻、处警、查控”队伍,做精合成侦查队、专业探组、驻所探组三支队伍,城区派出所不再承担接处警职能和破案打处指标,有效解放了派出所警力,社区民警城区每周30小时、农村每周20小时的社区工作时间得到充分保证。

    按照“一室一警”的要求,东海县公安局选派86名热爱社区警务、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民警担任社区民警,配齐移动警务通、信息采集仪、笔记本电脑等装备。同时,按照重点村2名、一般村1名的标准配备警务区专职保安446名,有效保证警务室的常态化运作。他们还以见警率、知晓率、满意率和治安认可度等作为社区民警考核重点,每年评选出“十佳社区民警”,给予表彰奖励。今年以来,东海县公安局先后有10名社区民警因成绩优秀被提拔重用,7人充实到机关大队,有效激发了干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度规范社区民警干什么、怎么干

    王东是入警两年的新警。一次,他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一名12岁的少女离家后几日未归。通过两天的调查、摸排,成功破获了一起影响恶劣的奸淫幼女案。去年,在全市社区警务室考核评比中,他脱颖而出,取得了警务室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用制度明确社区民警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让社区民警紧紧围绕五大职责任务开展工作,解决了社区民警干什么、怎么干的难题”。颜景硕向记者介绍说。

    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东海县公安局要求社区民警全面、准确、及时地采集、核对、录入、更新辖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场所等各种基础性、源头性信息,做到随时采集、即时录入、实时更新。今年以来,通过社区民警采集的基础信息,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2名,网上逃犯24名。

    围绕重点人口、流动人口、常住人口“三类人员”,东海警方全面推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实现“两实”信息的采集率、准确率、更新维护率达100%。同时,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排查、管控、跟踪反馈等多项机制。在专业巡防的基础上,他们还建立完善“社巡合一”工作机制,组织、发动辖区单位内部治保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红袖标”等社会面防控力量开展义务巡逻,堵塞防控漏洞,进一步压缩违法犯罪空间。截至目前,共发展“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员2100余名,设立治安守望点175个,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9.8%。

    在实践中探索社区工作新模式

    东海县公安局积极推动社区民警进班子实践,目前,全县86名社区(驻村)民警100%进入村(居)班子,其中36人担任主任助理,50人担任支部副书记。由此,让社区民警更好带领群众开展安全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矫正帮教、社情民意收集、治安巡逻等各项活动,极大提高了平安共建的动员力。

    按照“派出所、司法、居(村)委、调解员”四位一体模式,东海县公安局建成派出所调解室24个,警务室调解室86个,围绕先期处警、移交等环节,建立规范运行程序,提高化解效率,实现了“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的目标。今年以来,东海警方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10余件,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陕西汉阴打造专业社区警务队伍
·湖北荆门推行“1+N”社区警务社会化模式
·河南荥阳推行社区警务新机制
·大兴安岭干警深化社区警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湖北荆门推行“1+N”社区警务社会化模式
·湖北荆门推行“1+N”社区警务社会化模式

·湖北荆门推行“1+N”社区警务社会化模式
·江苏如东:社区警务室解决大问题
·湖南宁乡:派出所创新社区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