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患纠纷多,处置难度大,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河北秦皇岛市司法局把医疗纠纷纳入人民调解机制范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据统计,自2012年3月秦皇岛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秦市医调委)组建以来,全市共受理医疗纠纷申请68件,调解成功63件,正在调解5件,索赔额达2000余万元,实际赔付607万元。
组建专门机构,健全运行机制
2011年,秦皇岛市政府制定下发了《秦皇岛市医疗纠纷处置管理办法》,成立了由司法、公安、卫生、信访、财政、民政、保险等部门组成的医疗纠纷处置领导机构。《办法》规定,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组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
在对全市医疗纠纷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司法局依托市人民调解员协会成立了秦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秦市医调委主任由市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担任,并配备3名专职副主任。同时,秦市医调委还聘用了9名具有法律或医护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调解员,并从市医学会专家库中遴选了39名专家,组建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医学专家库。目前,秦市医调委只受理人民调解员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即该市28家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发生的索赔额超过1万元的医疗纠纷;索赔额未超过1万元的医疗纠纷,由医疗机构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协商解决。
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协调联动
推进工作,制度先行。秦市司法局对医调工作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
走访调研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组织卫生、保险等部门有关人员,深入各医疗机构走访座谈,了解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宣传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征求对市医调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医疗机构落实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工作措施。
月例会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三,由市司法局主持召开市卫生局、法院、医学会、保险公司、医调委等单位工作联席会议。市医调委通报当月医疗纠纷调解情况、赔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市医调委每周召开一次疑难医疗纠纷集体研究论证会。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纠纷,市医调委邀请医学专家、法院民庭法官等人员分析研究案情,制订重点调解方案,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医疗纠纷预防相关制度。秦市医调委注重分析总结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组织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专业调解员集中授课,促使医疗机构及时改进工作。
规范调解程序,确保有序管理
秦市司法局经常组织市医调委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逐条研究落实《秦皇岛市医疗纠纷处置管理办法》,指导制定了《市医调委工作职责》等10余项管理制度,使市医调委纠纷受理、调解、理赔、档案管理等工作更加规范。同时,还指导制作了《调解卷宗》等20余种文书样式,规范了调解文书,并研究规范了责任认定程序:一是索赔额巨大,医患双方对责任认定分歧意见较大的,引导医患双方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二是索赔额较大,医患双方对责任认定虽有意见分歧,但患者或家属不同意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调解员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协调,促使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三是索赔额小,医患双方对责任认定分歧意见不大的,由调解员协调解决。
为确保调解过程合理合法、公开透明,市财政拨入专项资金,在市医调委调解室安装了录音摄像设备,对调解过程实现了全程监控,对医患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等情况进行录音录像,确保每一起医疗纠纷案件、调解的每一个环节,调解员的一言一行,都能公开透明,让医患双方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记者 桑桂林)
·山西抚州六起医患纠纷零赔偿
·上海:学习群众工作方法 努力化解医患纠纷
·[视频]走基层·天津:医患纠纷调解目击记
·广西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桂林召开
·上海普陀区发布《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白皮书》
·安徽蚌埠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用心用情建和谐
·安徽蚌埠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用心用情建和谐
·医患纠纷“南平解法”:统一标示源头预防快速理赔
·云南玉溪16个月调解医患纠纷35起
·安徽推广医患纠纷调解“蚌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