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210工程”和“三项建设”的深入开展,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发展,但由于中心城区地价过高、建设资金困难等原因,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信州公安发展的短板。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信州分局在推动公安业务用房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高位推动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目前,集综合协调、指挥调度、实战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化业务用房已于2012年8月开工,预计于2014年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7个派出所的重建、改建工程也已相继启动,信州分局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紧抓机遇,科学统筹谋划
针对信州分局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信州区委、区政府在财力、物力上也给予了较大倾斜。为缓解分局办公用房不足的现状,他们将原区教委的一栋楼房暂借分局使用,有效缓解了新大楼竣工前业务用房紧张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上饶经济的发展,信州分局紧紧抓住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广大民警拥护、社会各界支持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派出所业务用房的重建和改建工作。按照分局党委“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主业”的整体工作思路,分局制定了“大建设”格局工作实施方案,把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分局基建办具体负责局综合业务用房的建设和协调、指导各派出所开展大建设工作,掌握总体工作进展,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各派出所自行组建项目小组,分管局领导为项目责任领导,所长为项目责任人,负责本所“大建设年”所需重建、改建的项目。
2010年8月,上饶市发改委批准信州分局综合业务用房项目选址在叶挺大道西侧、香溢云天住宅小区以南。分局党委多次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估、论证,认为原选址远离市中心城区,不利于群众办事和报警求助,更不利于快速反应。
经分局党委多次向市政府汇报,2010年10月,市政府在市中心城区吉阳中路南侧、广信东路以东处划拨40亩土地,用于分局综合业务用房建设。这一地块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方便群众办事。按目前上饶市地价估算总值达2亿多元,固定资产存量成多倍增长,为“210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茅家岭派出所的重建上,分局抓住新建茅家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机遇,将派出所的新建项目纳入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该所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由政府出资建设并装修。按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将旧所办公用房置换给乡(镇、街道)的模式,他们还推进了沙溪、灵溪、朝阳等派出所的建设,相关手续正在完善,年内可开工建设。
创新思路,注重市场运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派出所如何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创造性实现公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成为很多地方公安机关面临的课题。
信州分局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和建设大型居住区等城市改建的机会,采取工程配套等手段,见缝插针,一举解决无房派出所新建的问题。
信州分局车站派出所自1979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租用办公场所,属无房派出所,期间历经三次搬迁,现在租用上饶市粮食局一旧仓库二楼(属危房)办公。由于中心城区寸土寸金、一地难求,新建派出所困难重重。分局主动作为,抓住老火车站片区开发的机遇,将派出所作为公共配套设施列入该片区开发的用地中,已争取了5亩业务用房用地,市价在3000万元左右。同时,开发商为加大小区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小区安全感和建设档次,出资为派出所兴建用房,又解决了派出所用房的建设资金问题。
面对城区派出所改建和重建工程地价贵、建设资金难的问题,信州分局多措并举,通过商业置换等方式,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北门派出所的改建项目中,分局与带湖商业广场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达成协议,通过北门派出所现址的拆迁 (原建筑面积约1006平方米),置换安置至市中心区吉阳中路路边,划拨土地面积约5亩,并由带湖商业广场项目代建2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宫庄贝)
·江西贵溪市检察院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
·江西高安市检察院认真部署第十五个"举报宣传周"活动
·江西南康检察院"会员卡"清退活动全面启动
·江西全省法院明年六月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最高法院组织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江西法院工作
·9名全国人大代表受邀视察江西法院
·9名全国人大代表受邀视察江西法院
·江西高院今年接待费减七成
·江西萍乡公交司机学疏散技能
·江西鹰潭侦破银行职员非法吸储案
·江西武宁百分制考核加强旅馆业服务管理
·江西深入开展皮蛋生产企业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