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湖北

武汉城管“换位思考”新解需拿更多证据

2013-06-19 10:46: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摆摊”城管接受采访回应质疑专家称

  武汉城管“换位思考”新解需拿更多证据

  湖北省武汉市城市管理局今天(18日)没有爽约,如期安排在全国引起舆论关注的两名“摆摊”、“卧底”城管工作人员接受采访。

  18日上午,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局办公大楼内举行新闻通气会,参与“换位思考”体验式执法活动的两名城管工作人员向众多媒体讲述“练摊”经历。

  有法学专家认为,武汉城管提出城管摆摊是“换位思考”,这需要提供更多证据来证明,才能让公众信服这一新的解释。

  当事人“压力很大”

  通气会伊始,武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叶志卫先介绍了该事件的有关进展情况。

  叶志卫表示,湖北省外媒体、中央级媒体纷纷联系要求采访,但他们不可能一一满足;媒体关注后,当事人压力很大,严格说,昨天他们都是不愿接受采访的,是官方做工作,他们才答应今天再接受采访。

  “对于正面宣传、引导的报道,中央级媒体的采访我们会逐步安排,对于外省的媒体、其他媒体,我们尽可能的配合你们的采访,直到你们满意。”叶志卫说。

  叶志卫还主动提到全文公布“摆摊日记”事宜。他说,目前公布的日记不是全部的,但是为了证明它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请《武汉晚报》单独报道。

  日记并非记录当日事

  主持人做完近10分钟的“开场白”,当事人之一、洪山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直属七中队正式执法队员桂文静说话。

  桂文静说,媒体的关注,对他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不是领导的安排,他们也不会接受采访。

  “今天坐在这里,应该是和大家交流交流,真实的交流,说说我们摆摊的故事,我们真的是出于站在摆摊者的角度、从他们的角度来了解一些问题,(以便)对他们的规范管理起到借鉴作用,并不是像网友说的‘炒作’。”桂文静随后说,媒体记者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对于第一位记者关于摆摊时是否想到会被宣传等的提问,桂文静还没开口回答,作为主持人的叶志卫就将问题“挡”了回去:不是关于摆摊故事的另外安排采访。

  《法制日报》记者随后提问,5月11日当天是周六,两人是如何向有关领导请示并获得同意的?

  “我是有了想法后和杨希一起找的领导,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桂文静说。

  另一当事人、洪山区城管局办公室文员杨希则说,日记里记载的不一定是当天发生的事情。

  随后,还有其他媒体记者就此问题进行追问。桂文静又解释说,5月11日他们是去踩点,13日也就是周一才去摆摊,是在鲁磨路。

  关于33天总共花多少钱用于购置货物、最终是否有盈利,桂文静称,他们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每天回去得都比较晚,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真没有算过。

  “换位思考”仍难辨真假

  在今天的通气会上,官方还对社会质疑武汉城管“作秀”、“造假”作出回应。

  “对于怀疑我们城管局是不是造假,我们不可能造假,日记里头的故事,有场景、环境、真实的感受,大家都可以对照核实。”叶志卫说。

  叶志卫表示,这项工作(摆摊)是正常的城管体验工作,到底他们有没有造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友最后是有思考的。

  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祝捷看来,武汉城管再次成为热议焦点,与最近全国发生的城管事件比较多有关。

  “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局这次试图突破,用‘换位思考’、‘体验式执法’来解释,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样新的解释才可以让大家信服。”祝捷说,城管这种“换位思考”、“体验式执法”的方式也还有待斟酌。

  离开会议室前,叶志卫对在场媒体记者说:“我们执法严一点,你们说不好;我们‘鲜花执法’、‘体验执法’,你们说作秀。那你们要我们怎么办?大家可以在我们的官方微博上留言,只要被我们采纳了的意见,我们奖励1万块。”(见习记者刘志月 实习生雷露微)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城管练摊凸显权利真意
·城管练摊让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