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两级法院通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开设专门的涉民生纠纷审理执行绿色通道、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化解执行难案等途径,有效整合法院内部及社会力量,积极营造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合力,效果显著。仅去年,两级法院就执行各类案件1.16万余件,执结标的额32.7亿元,同比上升18.6%。
“春雷行动”让规避执行者无处藏身
每年春节前,常州市两级法院都会部署开展专项执行“春雷行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等涉及民生的案件进行统一梳理,制订执行方案。
今年年初,在钟楼法院开展的“年关”攻坚战中,仅在2月5日、6日两天时间内,就集中执结20余起案件,涉案标的额200余万元。
1998年至2009年,某商贸公司陆续拖欠高某生活费,经钟楼法院调解后由商贸公司一次性支付高某生活费合计4.5万元。在支付2万元后,商贸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却玩起了失踪,经调查,商贸公司已停止营业,公司已是人去楼空。
春节前,执行干警得知刘某已经回家过年,遂赶赴刘某家将其传唤到法院,经过承办法官耐心的法律释明,刘某给付了全部余款。
对长期逃避执行、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采取集中夜查措施。2月1日凌晨,金坛法院出动执行干警30余人,深入直溪镇、薛埠镇等地的被执行人住所地,依法传唤了6名被执行人,共追回案款7.9万元。
绿色通道让农民工快速维权
为使当事人的执行权益全面提速,常州两级法院坚持从立案及审判阶段入手,充分发挥立、审、执一体化机制的作用,倾力打造涉民生案件审理和执行的绿色通道。
缪某等30人系溧阳市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人,2月4日,缪某等人因公司拖欠工资款一事到溧阳市政府要求解决。溧阳法院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前介入,立案庭数名法官于当日晚赴市政府参与协调处理。
在详细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法官们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市委处理拖欠职工工资的相关规定,快速启动诉前保全绿色通道,庭内工作人员夜间加班加点办理好一切手续,于2月5日凌晨前往机械制造公司进行了诉前财产保全。
一般而言,临近春节是被执行财产线索多、保全成功率高的特殊时期,相应的,当事人诉讼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的案件也明显增多。
今年1月,常州中院共受理财产保全案件61件,同比上升190%。常州中院执行二局全体干警放弃休息,在节前先后赴西藏、广东、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优质高效地开展了财产保全工作,共办结59件。
春节前,一起民间借贷导致资金链断裂的纠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月4日,执行干警调查到被执行人张某没有固定存款,只有一辆奥迪车。为避免对当地村民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执行干警从凌晨到黎明坚持在雨中守候,直到张某出现。经对被执行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说服,最终被执行人主动交出了车钥匙。
巧借外力让“死案”复活
对于一些穷尽执行措施仍无法执行的骨头案,常州法院依靠社会力量,多方收集执行线索,积极营造执行合力,想方设法让“死案”复活,让许多本以为执行无望的当事人喜出望外。
武进法院前黄法庭受理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原告是两名农民工代表,由于包工头下落不明,工资讨要无门,遂以发包方为被告诉至法院,提出先予执行。
案件受理后,35名农民工情绪激烈,扬言得不到满意答复就上访。经调查分析,承办法官发现此案尚有争议,如贸然先予执行,可能出现执行回转,很难追回款项。
考虑到农民工急需这笔钱,承办法官决定另辟蹊径,带着农民工代表去发包方处协商。发包方积极配合,派人找到包工头,包工头表示最快也只能在三年内付清工资。
承办法官遂向当事人释明法律、言明利害,最终引导各方达成方案:发包方出借8万元给包工头,垫付一部分农民工工资;前黄法庭尽快安排庭审,处理拖欠的工资余款。
李某等28人诉常州某制氧公司工资报酬一案,武进法院执行法官通过不懈努力,于2012年8月底将部分财产变现后按比例发放给了28名农民工,及时解决了其子女上学的费用。
由于被执行人已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对于28名农民工来说,剩余工资款已执行无望。但武进法院执行干警并未放弃,他们多次会同当地镇政府、司法所和派出所,联合对制氧公司散落在外单位的近300支钢瓶进行了及时核查、收取和处置,变卖得款13万余元。同时通过其他渠道又执行到23万余元的执行款,从而为28名农民工发放了拖欠的36万余元工资款。
·江苏常州:“局灯行动”呵护辖区居民平安
·常州市天宁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加强与企业沟通
·江苏常州公安携行业协会打侵权
·江苏常州公安打假绩效全省第一
·常州局前街派出所:流动警务车有效提高处警效率
·常州武进:3人监管失职涉嫌玩忽职守被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