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内部指标”“特长生”“军校生”,都是设好的陷阱
警方教你识破高考招生骗局
2013年高考已经落幕,高考后如何防范招生诈骗?考生要注意哪些细节?电话诈骗和网上诈骗又有哪些新的案发趋势?甘肃兰州警方提示,高考前后是各类高招诈骗高发期,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骗局。
看清高考招生诈骗步骤
1、包装自己,吹嘘能力,吸引考生家长眼球。有时骗子会团伙作案,几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人为主,吹嘘门路广、关系多,认识高招办的工作人员或某高校领导,或者直接虚构团伙成员就是高招办或相关部门的领导,可以通过“关系”让考生通过非正常途径入学。
2、做足“功课”,满口承诺,紧盯考生家长腰包。骗子针对不同的家长,区分家长所关心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诈骗伎俩。骗子根据不同家长的需求,抛出 “内部指标”、“特招生”、“特长生”、“军校生”等幌子,甚至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吸引考生家长一步步跳进他们设计的陷阱。
3、步步为营,由少到多,骗得家长血本无归。骗子会虚构各种理由,从考生家长请骗子吃的第一顿饭开始,从简单地向考生家长要小礼物开始,逐步扩大胃口,以请客吃饭、疏通关系、给领导送礼为由,分多次由少到多骗取考生家长的钱财。
4、编造托词,百般推脱,逃避考生家长追索。骗子在钱财到手后,会想出各种理由,编造各种托词,或采取将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自学考试班、成人教育班等入学的手段蒙骗考生家长。或实施拖延战术,有的骗子会编造各种理由,称因考生属于“特招生”,手续比较复杂,比统招生晚开学几个月,进行拖延。一旦被考生家长抓到,骗子会称还在疏通关系,但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成,不过已经给领导送礼,只答应退给考生家长部分钱财,实施金蝉脱壳战术。
盘点高考招生诈骗类型
1、混淆概念。此类诈骗中,骗子往往利用家长们不了解成人教育招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区别,将成人教育招生忽悠成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2、利用“内部指标”行骗。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要求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
3、以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诈骗。骗子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学员,欺骗考生家长;有的犯罪团伙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办假军校从中牟利。
4、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入学。
5、利用招录“特长生”诈骗。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用“特长生”可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自己能通过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或者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但是需要交钱。
6、打着“补录”旗号行骗。骗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
7、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畅通的空子,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称录取过程中是由于他们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录取。(记者陈志刚、通讯员李升)
·高考后 宿迁交警上门看望女孩一家
·胡明:我和高考有个约会
·北京高考多项改革呼之欲出随迁子女明年可在京考高职
·维护高考秩序须加强立法
·维护高考秩序须加强立法
·宁夏:高考期间加急办理身份证件300张
·宁夏:高考期间加急办理身份证件300张
·重拳打击高考舞弊的“传统”
·江西高考11人次违纪20人次作弊
·揭秘买卖高考答案的“产业链”
·[视频]严查高考作弊 营造公平环境
·[视频]严查高考作弊 营造公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