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扬州:公安档案对民众开放 解决民生问题4.6万个

2013-06-15 13:48: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普通人看来,档案仿佛一直离自己很远。

然而,6月9日,国际档案馆日当天,记者走进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发现扬州公安机关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不仅服务公安中心工作,而且长期对民众开放,已解决各类民生问题4.6万余个。

重管理,实体档案限时归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安工作对各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扬州公安机关在档案管理模式、队伍管理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

扬州公安机关推行归档提醒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档案重点基础项目逐一立项收集。他们通过实行实体档案限时归档、档案信息实时著录制度、档案归档公示制度来提高工作效率。要求每年文书档案在一季度内完成归档,专业等其余档案在上半年内完成归档,档案信息要随形成、随著录。

为了建立内容丰富的公安档案资源体系,扬州公安机关每年定期召开年度归档工作会议,明确每年重点归档内容和归档要求,注重加强重要会议、各类专项行动、各类重要活动、重特大案件档案的收集,并针对当前照片、录音、录像、电子、实物等特殊载体材料收集归档工作比较薄弱的情况,采取主动上门收集与部门定期移交相结合的方法,变年度集中归档为实时归档,防止资料流失。

数据显示,2012年,扬州各级公安机关档案部门归档1.2万余件。全市公安档案库藏总量达到147万余卷 (件)。2012年底,扬州市公安局和所辖7个县(市、区)公安机关全部创建成为江苏省“五星级档案工作单位”,在全省地级市公安局中率先实现创建“满堂红”。

抓重点,派人指导基层派出所

扬州市公安局高标准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在派出所,明确教导员具体抓,内勤民警为专职档案员,形成有人管、不断层的局面。

为了让基层公安机关档案工作保持良性状态,扬州公安机关强化派出所档案收集工作,强化培训、强化指导、强化交流,市公安局档案处每年组织各类业务培训至少8次,每月赴2个基层单位现场指导,每年组织开展满三年“合格档案室”复查工作。

今年起,扬州公安机关又创新开展派出所“示范档案室”创建工作,加大档案资料收集考核分值,深度推进派出所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档案工作默默无闻,繁杂辛苦。扬州公安机关为此给予政策倾斜,专门拨款用于购买档案管理器材,各地公安机关还投入数百万元开展户籍档案数字化加工,为的就是让基层档案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落下心,沉下身,扎扎实实开展档案工作。

创品牌,“民生档案”做强“软实力”

扬州公安机关在星级创建、硬件达标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开发利用档案,努力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做强档案“软实力”。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服务实战就是要让档案资源成为民警执法办案的好帮手。扬州公安机关通过培养档案人员的超前服务意识,让档案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公安业务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需求和业务工作发展的动态。截至目前,扬州公安机关共利用档案10万余次,协助破获各类案件2700多起,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4.6万余个。

2012年10月,扬州公安机关在全省率先实现户籍档案就近查询服务,牵头组织完成全市1400余万件户籍档案目录扫描文件数字化加工任务,实现了户籍档案信息全市联网共享。群众在市内任何派出所均可查询户籍档案。就近查询服务运行以来,查档从过去的“大海捞针”到现在的“一键解决”,不仅为基层民警减了负,更赢得了百姓口碑。

扬州公安机关还通过梳理一批珍贵老档案,为历史冤假错案平反昭雪。高邮市公安局通过查阅“四类分子”历史档案,为电影《夺印》主角原型耿景宜洗清了耻辱;通过查阅公安专业档案,化解了长达20年的涉法信访积案;通过查阅户籍档案,为百姓恢复了36年的“口袋户口”。

“民生问题的大量解决,让扬州公安档案工作的正能量不断凸显,档案正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助推器。”扬州市公安局局长王少鹏说。(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殷长庆 赵 磊)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