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制了《扬州法院服务企业发展风险提示50问》小册子,集中向辖区内企业发放;2012年初,该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依法服务和保障力度 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二十条意见》,明确了司法服务企业的各项具体措施;今年3月,该院又提出了《关于深化法企“结对共建”工作意见》,把服务企业作为延伸司法职能的重要方向,倾心打造司法服务企业的“扬州品牌”。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兴盛与繁荣的重要物质支撑。我们扬州法院始终在坚持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持之以恒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没有时间表!”扬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蒋惠琴说。
结对共建 让每一个企业都暖意融融
每位院领导要下到一个工厂企业,联系一个班组,交一个工人朋友;下到一个社区,联系一个社团,交一个社区主任朋友——2012年上半年以来,扬州中院响应市委号召,积极开展以“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主旨的“三下三联三交”活动。活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通过走访企业、法企共建等形式,面对面地了解企业所思所忧所盼,切实帮助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企业的热情拥护与高度认同。
扬州玉器厂是著名的老字号龙头企业,近年来,随着该企业业务拓展与对外交流的频繁,企业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扬州中院与该厂结对共建的院领导是副院长王继荣。“王院长本身对知识产权保护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他来我们这里调研、开讲座,使得我们受益匪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说。
扬州中院服务企业,既瞄准重大企业、服务重大项目,也对中小(微)企业给予帮助。“真没想到,扬州法院的工作做得这么细,对我的扶植力度这么大!”鑫謦电子科技的吴总不无感慨地说。小吴去年刚大学毕业,从河南老家来扬州创业,在繁华的秋雨路开办了小型电子科技公司。开业没几天,扬州中院民二庭负责秋雨路企业帮扶的秦法官就主动上门,采集了该公司的信息,建立了联络通道,并向其呈送了《扬州法院服务企业发展风险提示50问》等材料,为小吴的公司步入发展轨道提供了较大帮助与优质服务。
绿色通道 让每一次诉讼都快捷高效
近年来,受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诸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类企业自身人员少、能力弱、资源乏的现状,扬州中院坚持“快立、快审、快执”的原则,对涉中、小(微)企业的案件在立案、审理、执行环节建立“绿色通道”。在立案阶段,加强立案窗口建设,强化对涉诉中小(微)企业的诉讼引导、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职能,推广远程立案、预约立案等方式,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实行当天受理、当天立案、当天移送,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立案服务。在审理阶段,成立速裁小组,加快审理步骤,尽快安排开庭和调解。对调解不成的,组织专门合议庭,及时作出裁判。在执行阶段,依托与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建立的协助执行网络,发挥执行威慑机制的作用,有效缩短执行周期,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债权追收力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实现债权。
辨法析理 让每一次宣教都掷地有声
“李法官,真的要谢谢你呀,厂里今年的劳务合同都签下来了,你们帮了我大忙了!”
原来,年前,望月路上一服装厂老板打来电话,讲述厂里有许多员工不肯签来年劳务合同,不想继续干了。李法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庭、院领导作了汇报。次日下午,扬州中院宣传教育处就安排专人进驻该厂,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与生活需求。当得知员工主要是因为该厂工作环境差、薪水偏低的实情后,与厂领导班子迅速拿出整改方案,并召集所有员工在年前举办了一期“企业文化与员工精神”的专题讲座,既弘扬企业树立诚信形象,又激励员工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
经过耐心宣讲,大多数员工都表示深受启发,同时法官还建议企业适当提高员工的待遇,最后劳资双方达成了续聘协议。
2011年以来,扬州中院每季度都定期组织专人对相关企业进行一次培训与讲座。在坚持送法进企业的同时,突出对企业现代法治理念的灌输,重在培养企业文化,注重宣教的影响力、感染力及其效果。这些行动与举措,不断催化扬州作为大企业奋发有为的热土、大中小(微)企业厚积薄发的沃土,有力促进了“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建设。
·扬州市委政法委贯彻落实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精神
·扬州:民警换岗,换个行当流身汗
·一次成功施救揭开扬州水警吴耘斌的“陈年老账”
·扬州民警古运河边抢救两女孩
·江苏扬州:司法行政队伍可信赖可依靠
·江苏扬州公安监管绽放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