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血液黄牛”盯上血小板供应

2013-06-14 09:16: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今年的主题是“每一份献血都是生命的礼物”。无偿献血本应是表达爱心互助精神的善行。但因“血液黄牛”的加入,本应无偿采集的血小板却沦为赚钱的商品,“爱心互助献血”也因此变了味。

张浩/漫画

    1998年10月1日施行的献血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随后,在不断靠拢国际血液采集科学模式的过程中,我国血液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2006年9月30日起,国家卫生部要求各地一律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自此,各地献血办不得再下达采集血小板的指标,也不得有偿机采血小板,我国血小板采集进入无偿时代。那么,已经实行了近8年的无偿采集血小板模式,运行情况如何呢?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非法组织卖血案,就凸显出了血小板采集及使用机制不健全、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血液黄牛”让“爱心互助献血”变了味

    2012年,李某在QQ群中接收到朋友发出的“急缺血小板,捐献血小板可以给予报酬”的信息,在网上查到科学捐献血小板对身体无害后,他就前往苏州市市中心血站进行了尝试,献血后顺利拿到了100元交通补贴和50元用于营养补贴的购物卡。这次献血中,他听闻很多血液病患者急需血小板但苦于血库血荒、无配型,只好找人充当亲朋进行互助献血,以获取优先使用权。献血时,唯一的要求是需出具医院开具的献血互助单。如果献血成功,献血人还能从病人那多拿200元。既然此举对身体无害又能赚钱,何不仿效人家当黄牛呢?李某发现这是条发财之路,开始着手准备。

    一方面,他印了简单的名片前往苏州各大医院血液科,名片上写着“爱心互助献血”及自己的手机号码;另一方面,他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处的电线杆、网吧厕所、高校围墙等处张贴小广告,还在网上开了“兼职群”用于信息发布。

    “广告”做了,生意就来了。一些患白血病、紫癜等血液疾病的患者找到他,求他找人献血小板。来他这登记的献血者也越来越多,有人看到广告打来电话,有人是朋友介绍加入,后来甚至形成了一个由二三十人组成的固定团体。按规定,为保证血小板质量和人体健康,每人一个月只能献一次。李某为此特地为这批人做了张献血情况表,方便联系。每次一有需求他就查表,给合适的人打电话。有时,其他黄牛手里有患者要血但手下无人,也会把生意让给他。

    很快,李某变成了大忙人。他一边要跟患者找医院开献血互助单,一边要陪献血人拿互助单去血站做血检,办手续,抽血,结账。献血完成后,他陪着献血者拿回献血证找患者家属交易,献20个单位的血小板,血站会给献血者100元交通补贴和50元购物卡,患者家属则支付献血者300元。李某从献血者的这些收入中抽成100元。对患者来说,只要自己或家属曾经献满800毫升全血或一次成分血即具有“血液账户”,就能在医院无存血的情况下,以互助单优先获取等量血液,能解燃眉之急。

    2013年4月,因未按约定支付“报酬”,李某被一位献血者举报后落网。

    在审查案情后,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组织卖血罪。目前,该案已进入公诉程序。

    三大主因导致血小板沦为商品

    平时献血一般指的是捐献全血,而捐献血小板则是捐献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即捐献成分血。目前,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

    捐献一次机采血小板享受800毫升全血待遇,意味着献血者可以终生无限量免费用,其直系亲属可以等量免费用血。对于献血者来说,去血站献血小板不仅能带来一定经济收入,也能为自己和家人今后用血进行存量储备,有利无害。

    目前,提高血小板无偿捐献的公众参与度还存在一些困难。首先,正常人血小板在体内的存活期为8至11天,采集后血小板的保存期仅为3至5天,出于供需平衡的考虑,为避免血液浪费,血站只进行限额采集。献血者很难了解到血库库存情况,很多时候得碰运气才能献上血小板。其次,血小板采集过程复杂、时间长。以张某献20个单位的血小板为例,他被陆续抽出3L血液进行血小板分离,在捐献前经过了体检、血样采集、血小板计数、快速检测等过程,花去了一个小时,采集又用了一个小时,比献全血麻烦很多。据了解,采集时长需根据捐献者血小板计数情况及手臂血管粗细决定。一般采集时间需要40至50分钟,血管细的,甚至需100分钟。采集时,由于血液循环出体外,有人会紧张,从而导致轻微体颤及眩晕症状。最后,对病人来说,对血小板的需求是不固定的,急需时每天都需要摄入血小板。当医院血库缺血时,只能找血小板黄牛解决问题。

    供应不稳,需求多变,保管困难,这些复杂因素使血小板一步步沦为黄牛手中的商品。

    信息畅通,血液才能在阳光下流淌

    刑法第333条规定:“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姑苏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指出,法律虽然可以惩治犯罪,但却无法解决血小板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法律,还需要各方的信任、信息沟通的顺畅。只有这样,才能让血液在阳光下流淌。

    分析该院办理的非法组织卖血案,不难发现,这类犯罪之所以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无偿献血小板者有限,二是血小板采集及使用机制不健全、供需信息不对称。

    目前,各级血液管理机构与医院间都是“你申请,我供血”的模式,对较易保存的全血来说,供血量是能够保证的,但血小板不同,因为难保存,需要大量现采,供不应求更是常有的事。不能多采也不能不采,在这种情况下,血液管理中心和医院血库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客观上造成了血小板供需不平衡的难题。

    办案检察官建议,血液管理中心一方面应加强和医院血库间的信息沟通,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将紧缺的血液品种发至微搏等公共沟通渠道的方式,实现与献血志愿者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促使其有针对性献血。

    相关链接

    捐献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捐献是随着当今医学不断的发展而兴起的。传统的输血治疗,不管病人的治疗需要一概输给全血缺乏合理性,实践证明,许多需要输血治疗的病人,所缺乏的不是全血,而仅仅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千篇一律输给全血,病人既得不到足够治疗所需的血液成分,其他大量血液成分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而还增加了病人循环负担(血容量增加)。如果将全血分离,制成单一成分的血小板,并根据病人疾病治疗的不同需要,输给相应缺乏的成分,这样就能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大大提高疗效,又可一血多用,合理使用血源,节约血源,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造成的不良反应。

    目前世界上医疗水平先进的国家,临床使用最多的成分血是机采血小板。在我国,无偿捐献血小板也是无偿献血的一种方式,捐献血小板与捐献全血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同样无损人体健康,但由于人们不知道或有顾虑,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较少,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张安娜)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浙江省实施献血法办法修订 献血者更有保障
·贵州省检察院干警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广西贺州八步区法院干警为芦山灾区踊跃献血
·山西太原交警献血助赈灾
·成都武侯区:“献血,是最直接的援助”
·江苏泰州民警跨江献血挽救生命

·江苏泰州民警跨江献血挽救生命
·驻琼海军官兵献血
·网传广州倒卖献血证 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安徽铜陵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立
·“无偿献血意外保险”透出人文关怀
·驻港部队组织第15次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