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贵阳乌当: 打造“阳光工程” 吸毒犯罪率明显下降

2013-06-14 17:55: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贵阳市乌当区副区长、区禁毒委副主任廖勇介绍禁毒工作情况

    贵阳市乌当区副区长、区禁毒委副主任廖勇介绍禁毒工作情况题记:吸毒康复人员如果长期在家里无所事事,父母亲看不起他,别人也歧视他,他本身心理就灰暗了,慢慢的就找到以前那群人,就像狼群一样,他又回归那个群体中,一旦他回归这个特殊群体,自然而然就有他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通过共同的寻找、吸食毒品,产生一种兴奋、一种心理安慰,如果政府不管社会不管,让他们整天处于流动状态,在监管之外就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隐患。

    在贵州有项“阳光工程”,指的是挽救吸毒人员,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戒除毒瘾,回归社会,从深渊走向幸福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这项工程从深层次解决了吸毒人员管控难、戒断巩固难、融入社会难等问题,有效遏制了毒品违法犯罪,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贵阳市乌当区“阳光工程”建设实施以来,与2010年底相比,吸毒人员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复吸率明显降低,吸毒人员下落不明率由13.31%下降为6.9%,尿检率由73%上升为96.3%,贵州省内在场在所吸毒人员跟踪帮教率由33%上升到72.6%,市内达到100%,回归社会人数由51名上升到86名,占登记在册总人数的16.3%。

    今年50岁的贵阳乌当“阳光天宇恒汇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他曾是一名下岗人员,2011年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禁毒“阳光工程”建设, 从去年12月开展安置戒毒康复人员,现集中安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53人,月工资1200元。目前,他的企业在国家禁毒基金会(支持100万元)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正在进行“阳光工程”二期建设,安置规模将达500人。

    谈到企业为何接收吸毒人员就业,刘波表示,一是解决企业的用工难,二来是尽点社会责任。政府为了改变他们做了许多努力,帮助这类特殊人员融入社会,应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责任。有了这种想法,他决定先从自己做起,开始阳光基地建设。

    目前刘波在黑土坡安置了22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在三江康复场所还有一条生产线,那里他安置40名康复人员。没上班之前,他们都是属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自有了阳光工程,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刚刚开始上班的时候由于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原因,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但通过一系列帮扶和心理辅导,现在他们有了明显的改变。

    谈到计划,老刘准备再投资新建一个新型阳光包装基地,建成后可以吸纳社会从业人员2000人,同时也可以多接纳些社区康复人员及其他特殊群体人员到厂里上班。

    贵阳市乌当区副区长、区禁毒委副主任廖勇向记者介绍,接下来乌当区将全力推进两个安置点的规范化建设,重点是要完善和强化就业安置基地的服务管理措施,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将全区社会面吸毒人员纳入阳光基地就业,实现全覆盖。

    为推进乌当阳光天宇恒汇包装有限公司新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廖勇指出,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出台全方位的跟进政策及措施。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阳光工程”建设配套工作机制,重点是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分工明确,严格实行考核奖惩,使“阳光工程”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记者 魏炳锋 李叶)

贵阳乌当阳光天宇恒汇包装有限公司员工

贵阳乌当阳光天宇恒汇包装有限公司员工

公司董事长刘波介绍贵阳市乌当区禁毒委帮公司协调的新业务

公司董事长刘波介绍贵阳市乌当区禁毒委帮公司协调的新业务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