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人物

姜克华:无悔付出 只为群众的平安

2013-06-09 12:50: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嘟嘟嘟”一阵清脆并带有节奏的哨音,开启了海淀区政府路口文明示范岗岗长姜克华一天的工作。“现在是红灯,请大家耐心等候”、“谢谢合作,祝您一路顺风”……这样的话语每天都要重复数百次,但他却始终面带微笑,守护着群众的平安往来。苦与累、艰辛与苦楚、委屈与不甘,是他每天都要经历的“家常便饭”,但他仍冒严寒、战酷暑,执着坚守在属于自己的那不足3米宽的行人等候线旁。

    作为一名协管员,姜克华凭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了工作有热情、服务用真心,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将“平安始于足下”的道理传递给广大群众,路口秩序改善了,群众的安全意识也提升了。

    从不敢管不敢说到敢管敢管

    熟悉姜克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较为内向的人,除了交往至深的人才能聊上几句外,他几乎不会与陌生人主动搭讪,更别说是闲聊、谈天。这也成为他从事路口秩序维护工作最大的障碍。配上麦克风,说话声音放大了近3倍,一向不爱在人前多说、多表现的他,开始时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记得上岗的第三天,一位正要闯红灯的女士被姜克华抬起的文明引导旗截住了去路,“红灯,请您稍等。”他沉闷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被截住的女士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说到:“别人过去你怎么不拦呀,成心吧你。”边说边堂而皇之地向马路中间走去,原本在一旁等待的人也效仿着穿过了车流纵横的路口。这件事深深刺激到了一向内敛的姜克华,工作之余他开始大声朗读报纸,试着与不熟悉的人攀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达2个月的努力练习下,他克服了不敢说话的心理障碍,一改原来不敢管不敢说的情况,有理有节有力地劝阻群众遵守交通信号指示标志,路口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姜克华也被提拔为协管员岗长。

    从固有套路到创新改革

    路口秩序维护工作每天都要面对数以千计的群众,姜克华想到,如果利用这一优势,每天对过往群众宣传交通法规,以宣代管,让交通法规植根于群众心中,那么交通管理效果一定会有所提升。有了这个想法后,姜克华起初利用喊话器喊:“请别闯红灯,绿灯亮后再走,行人请走斑马线……”可是他发现有些群众视若不见,为图方便仍存在闯红灯、跨越护栏等行为。他突然意识到这种常规的宣传方式不易于被市民接受。于是他利另辟蹊径,以群众乐意听闻的顺口溜进行宣传引导,在取得一定效果后,他又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违法行为,甚至是不同天气,总结改编出三百多条交通宣传顺口溜。如“心中常亮红绿灯,幸福生活伴一生”、“红灯亮,指方向,立刻停下不倔犟,交通法律不变样,自觉遵守互相让,出入平安万年长”、“生命诚可贵,走路别怕累,要走您就走到位,斜穿乱跑可不对”等等。这些顺口溜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既贴近群众的心理需求,又宣传了的交通法规,在群众中产生良好反响,让交通法律法规不知不觉进入群众耳朵里、深入群众心中。

    为编出更高质量的顺口溜,姜克华经常跑到书店翻阅交通法规方面的书刊,并主动向执勤民警请教学习。“怎样引导好群众”、“如何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成为他每天思考的问题,只要有闲余时间,他就会坐下来想他的顺口溜,想到一句就会立即记录下来,晚上回家后进行归纳,力求编出的顺口溜更顺口、更贴近法规。

    从被动询问到主动解答

    由于海淀区政府路口周围分布有多个大型购物商场,且是包括“昆玉河水上长廊”在内多条旅游线路的交汇地,所以“指路”成为姜克华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为了准确指明路线,姜克华利用下班时间跑遍了区政府路口东西南北、大大小小的近20条路,将附近的公交车线路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并通过网络查询这些公交线路的起止点,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针对海淀区旅游景点较多的情况,他还将位于海淀乃至全市的知名旅游景点列出,详细写明乘坐的公交车线路和换乘站点的名称,并利用废旧烟盒将汇总的旅游景点信息制成卡片,发放给过往游客。在一名外地游客寄来的表扬信中这样写到:“有幸在北京遇到了协管员姜师傅,他让我感受到了北京的热情好客,体会到了回家的感觉。”从被动询问到主动服务,点滴努力换来的是群众出行的极大便利,收获的是群众无比的信任。

    一桩桩琐碎小事,记录下一名平凡劳动者对于本职工作的执着坚守;一段段感人故事,彰显出一名交通协管员对于交管事业的倾情奉献;一句句群众赞扬,激励着姜克华继续兢兢业业工作、无怨无悔付出,不为所求,只为群众的平安。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