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会见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一行。记者 罗 霄 摄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今天会见了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一行。
会见时,周强高度评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友好合作关系,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罗黛琳感谢周强的热情会见,表示将进一步保持和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最高人民法院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第二届特约监督员聘任大会。记者 罗 霄 摄
搭建民意沟通桥梁纽带,确保为民司法公正司法。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第二届特约监督员聘任大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与会的特约监督员颁发聘书并发表讲话指出,聘请特约监督员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法院要自觉接受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6月5日,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和司法厅联合召开业务工作交流座谈会。广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罗殿龙和广西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赵波出席会议。
罗殿龙指出,建立公开透明的联系、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增进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法官与律师及其他司法工作人员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日前,北京市高院举办“强化廉洁自律、珍爱职业荣誉-谈谈法官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廉政专题讲座。
为在青年干警中进一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提升预备法官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廉洁司法意识,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特别举办了题为“强化廉洁自律、珍爱职业荣誉-谈谈法官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廉政专题讲座。讲座特邀北京市高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高晓陵主讲,来自北京市各中级、基层法院的370余名预备法官现场聆听了此次专题讲座。
日前,由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办与天津市法官学院共同举办的天津市法院系统国家赔偿审判理论与实务培训班在天津市法官学院举办,全市各级法院从事国家赔偿工作的审判人员近6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的苏戈审判长和杨磊博士为学员授课。他们围绕国家赔偿审判中非刑事司法赔偿问题、最高法院司法政策解读及损害赔偿等内容进行了讲授。通过培训,大家深入学习了相关法律与实务,拓宽了视野,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工作友谊,对进一步提高案件审判质量,提升法官业务素质,圆满完成国家赔偿审判工作任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月6日,对于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而言,是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日子。去年的这一天,北京铁路运输两级法院正式纳入国家统一司法管理体系,实行属地管理,首批由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铁路法院法官在交接仪式上庄严宣誓。一年来,在北京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市委政法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交接工作进展顺利。
5月29日,黑龙江全省法院史志工作培训班开班。记者在培训班上获悉,今后,黑龙江法院将全面建立史志工作“承编人”制度,进一步推动全省法院史志工作规范发展。
记者了解到,史志工作“承编人”制度,就是摒弃“史志工作完全是史志工作部门的工作”这一传统落后理念,改变以往史志部门单打独斗,导致资料收集信息不畅等不利工作局面,根据志书、年鉴的篇目安排,以各责任单位及部门为承编人,明确具体撰稿人,构建以史志工作部门为主导,各相关单位及部门共同参与的“承编人”制度,形成“众手成志”的“大史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