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政府相关部门理应坚持以人为本、有更多担当,而不能变成折腾考生和家长。
郭文婧
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拖……今年吉林省将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金属探测仪一响,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为此,那些曾经镶过金属牙齿、体内手术留下钢钉、钢板的考生,这几天正忙着去医院开具证明。
高考是考生的人生大事,更关系着社会信任,祭出“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以确保高考安全万无一失,相关方面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舆论已经出现了质疑,一是反映这种安检制造了考生紧张,不利于考生发挥;二是史上最严的安检仍有空子可钻,真要想作弊,只需开完医院证明换成作弊工具即可。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点和内在特质,“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学生的穿戴都是有习惯的,为了实现所谓的“无声入场”要求,非得要学生改变穿戴习惯吗?女生文胸后面的两排金属搭扣、裤子皮带上的金属扣子、鞋子上的一点金属就真的影响了高考安全?特别是开具医院证明一事,如果由于医疗档案遗失,医院不能开具证明,难道考生参加考试的正当权益就可以被剥夺吗?非要逼迫考生去办假证明吗?
其实,要推行“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不将所有责任推给考生和家长也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一些肉眼可见的金属,判断是否存在危害其他考生人身安全的隐患,是否隐藏了作弊工具,利用现代技术作出分辨应该不是难事。对需要开具医院证明而又暂时不能成功开具的,辅以现代医学仪器检测和专业医学人员判断,难道还得不出一个基本结论?推行“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政府相关部门理应坚持以人为本、有更多担当,而不能变成折腾考生和家长。
确保高考安全,根本措施还是在人,工具只是辅助。“史上最严”高考安检是否能确保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呢?恐怕无人敢打此保票。技术不能杜绝作弊,我们在提高反作弊技术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尽快出台《考试法》,提高作弊风险,给打击考试作弊的部门更大的执法处置权,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从源头上掐断某些人的作弊念想。
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我们看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确保高考安全的决心和行为,值得肯定。但我仍认为,以人为本是基本前提,不应将高考安检责任无限转移给考生。在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的同时,还有更重要、更基本的工作需要加速推进,不可患上了“安检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