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会前学法” 常务会前的"必修课"

2013-06-05 08:15: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政府需要做哪些工作?”

    “目前比较迫切的就是加强看守所会见室建设,保障律师的独立会见权。”

    “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哪些案件?”

    “为防止出现‘以钱赎刑’或因经济能力不同而导致不公平,新《刑事诉讼法》对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作了严格限制,只适用于两类案件……”

    “这点很好,通过完善法律,进一步维护了社会公平!”

    ……

    这是4日在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环节中,四川九问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志刚与省长们的互动对话。

    四川省新一届政府成立后,为强化依法行政,每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前增加了一堂“必修课”——法律学习讲座,每场持续15分钟。

    从学习《宪法》开始,省政府常务会议与会人员至今已学习了12部法律法规,讲课人主要是政府部门负责人、大专院校教授、法学家、律师等。

    从业近20年来,这还是杨志刚头一次给省领导上课。

    5月初,他参加了省法制办召开的一场专家座谈会,讨论政府要学什么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他提出讲讲去年大幅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没想到,上周还真接到通知,让我来给省领导讲课呢!”杨志刚说。

    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断曝光的“拍脑袋工程”,时时出现的“乱作为现象”,归根结底,是官员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所致。

    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渝田说,省领导带头“学法”,就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提升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将工作方式由注重运用行政手段向运用法律手段转变。

    “政府不学法,无法养成法治思维,无法形成法治习惯,更不可能有法治行动。”魏宏说,“学法让领导干部们更熟悉法律。例如,通过学习《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大家明白了,房屋征收法律关系产生于政府与被征收人之间,政府和被征收人都是当事人,政府并不具备行政裁决权。”

    记者连续参加了近几次省政府常务会议,虽然学法时间不长,但每一次都有互动环节,由专家答疑解惑。有些法律学习还与当前省里重点工作密切相关,像芦山地震后的那场会议,讲的就是《防震减灾法》。

    “根据《防震减灾法》要求,省里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重点加强了芦山地震灾区防治次生地质灾害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张渝田说。

    据了解,“会前学法”已作为制度写入了新制订的《四川省人民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规定》,并建立起了讲法专家库。四川省还要求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定期学法制度,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定期举办法制讲座、集中培训讲授法律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法活动。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罗江:警车GPS定位 杜绝公车私用
·四川:建设司法公信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四川甘孜法院新招干警80%下基层
·四川高院院长:建设司法公信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四川资阳侦破公安部督办案件
·四川北川多举措优化窗口服务

·四川北川多举措优化窗口服务
·四川:扭转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诉不出、判不了”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