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济宁:“社区六进”建设社区平安家园

2013-06-04 11:01: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5月5日上午9时,济宁市凤凰城社区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交管服务窗口,市民李女士将自己的车牌号码告知交警后,立即查询到了车辆几天前的违法记录。查询、交款、打印发票,不到5分钟,李女士就顺利完成了机动车辆违法缴费。“以前处理交通违法要到交警大队办理,现在在小区就能完成,方便又快捷。”李女士高兴地说。

去年10月,山东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社区六进”工作后,济宁市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组织保障,多措并举,“社区六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政高度重视,将“社区六进”列入全市重点工作

投资1.4亿元,招聘网格员1628人,市委常委会每季度考察进展情况

济宁市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六进”工作列入今年16条重点工作之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意见》,市综治委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意见。4月16日,市委、市政府还召开全市 “社区六进”工作现场会,广泛动员部署。市、县两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组织保障上,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每个乡镇、街道为一个大网格,每个社区村居为一个中网格,每300至500户为一个小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目前,全市共招聘网格员1628人,工资由县、镇财政全额保障。在此基础上,每幢楼房聘请1名楼长,作为交通、消防和治安志愿者,协同开展工作。此外,政府出资组建保安巡防队伍,按照“1+3”配备标准,为警务室配备协勤1200人。

济宁市市委督查室将 “社区六进”列入督查事项,市委常委会每季度考察一次进展情况。市综治办将“社区六进”列入综治考核,每月排名通报,每季度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社区六进”工作全面铺开。

高标准要求,以机制保障实现“六零”目标

区别城乡8种情形打造样板,社区民警达到派出所民警总数的31.2%

济宁市公安局对“社区六进”提出明确要求:以“社区六进”为抓手,以民意需求为导向,以“六零”为追求目标,打造独具特色的亮点和品牌。“六零”目标,即消防管理零隐患、危险物品管理零事故、流动人口管理零缝隙、网络管理零盲区、物业管理零发案、车辆管理零距离。目前,“社区六进”整体推进率达46.2%。

市公安局确立了“五抓”工作思路:抓点,就是区分城市(高档小区、城中村、老旧区、回迁区、单位宿舍)、农村(新型社区、城乡接合部、普通村庄)两类8种不同情形,选择示范点85个,打造精品样板,实现典型带动;抓条,就是警种“条条”抓与县局“块块”抓相结合,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哪个项目、哪个县局拖了全市后腿,主要负责人要向市局党委说明情况;抓面,就是坚持齐头并进、城乡同步,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协调发展;抓时,就是制订计划表,一步一步推进;抓特色,就是把人脑与电脑有机结合,增强基层工作软实力,把基础软指标转化为民警硬功夫,增强服务群众引导力。

具体工作中,济宁市公安局完善了4项工作机制:

——情况调度机制。局党委每月、局长每半月、分管局领导每周调度一次;

——警力下沉机制。市公安局下派40名、县公安局调整326名民警充实到社区,使专职社区民警达到派出所民警总数的31.2%。社区民警全部配齐“四件套”信息装备,即一部无线专网电脑、一部互联网电脑、一部移动警务通、一部数码相机;

——定期督导机制。市公安局每月组织一次专项督导检查,对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民意评警考核机制。由社区民警会同群众,对治安、户政、交管、消防、网监、外事等警种每月考核考评一次,确保“六进”措施落到实处。在服务窗口设立网络评价器,群众可一键评警,规范民警服务标准。

“六进”要素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

社区民警与网格员联动协调,社区民警与专业民警责任共担

位于市中区环城西路的贵和苑小区,建有8栋17层居民楼和两层临街商用房,居民539户。过去,由于管理不到位,盗窃案件频发。自开展“社区六进”活动以来,小区配齐消防设备的同时,建立了高标准消防监控室,设有24人的专职保安队伍,设立车管服务窗口,居民在社区即可办理相关业务。2012年以来,该小区实现了零发案,并被评为 “居防一级达标小区”、“居安三星级小区”。这是济宁市公安机关“社区六进”活动的一个试点。

济宁市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严格制订 “社区六进”标准,把 “六进”要素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社区民警带领网格员定期走访入户,开展相关工作;网格员接到群众求助,联系社区民警答复或解决。通过有效实施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形成 “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综治力量联合”的良好局面。

济宁市公安机关借助 “六进”平台,把公安基础工作集约整合,让社区民警与专业民警职责捆绑、责任共担。全市还全面推行流动人口社会化采集,实现 “来有登记、走有注销、行知动向、动知轨迹”的目标。社区设立车管服务窗口,安装POS机,定期办理违法处理、证件审验等业务,群众在家门口即可缴费、办事。社区警务室还通过建立社区QQ群,定期开展网上恳谈会,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帮助解决。

通过实施物业管理、巡防队伍、视频监控、防范宣传“全覆盖”工程,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992个,建设“放心车棚”1692个,小区正规保安配备率达76.3%,新增监控探头1.5万个。1至4月,全市社区“两抢一盗”警情同比下降8.5%,零发案创建率达86.5%。(英芯茳 李洪俊)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山东济宁中院加强作风建设纪实
·山东济宁市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仅0.3‰
·山东济宁“七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
·[视频]山东济宁:干部驻村入户解难题
·山东济宁:六项工程打造“五型”警队
·山东济宁:紧扣“六零”目标筑牢平安根基

·山东济宁:紧扣“六零”目标筑牢平安根基
·济宁公安消防部门开展了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
·山东济宁落实派出督察制度
·济宁公安消防部门开展了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
·山东济宁北湖新区交警打造阳光亲民警队
·山东济宁:以民意为导向打造警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