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边防民警“毅哥”八年如一日坚守古渔村

2013-06-03 14:21: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8年前,他是渔村渔民口中的民警小张;8年后,他成了渔村家喻户晓的“毅哥”。称呼上的小变化,代表了警民关系的大融合,而这种融合的背后,是“毅哥”扎根渔村整整8年的坚守,20多本走访日记记录了他的成长和渔村的变迁。

这位“毅哥”就是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东莞支队新湾边防派出所一名普通而不平凡的边防民警——张毅。

全支队渔村“当差”时间最长的民警

新港渔村是东莞市最古老的渔村,又是最新的工业村,本地人口1088人、流动人口4000多人。从2005年起,张毅一直坚守在这里,成为全支队在渔村“当差”时间最长的民警。

“民有难,警莫闲,察民情,心比心”,张毅在走访日记中写道。

今年初,张毅在走访中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张立红的小孩从老家过来上学,由于转学手续繁琐,一直未能落实学校。张立红是一名资深技工,以前因经济拮据,儿子一直在老家贵州山村做留守儿童,现在经济允许了,条条款款却成了她和儿子实现团圆梦的“拦路虎”。

张毅进一步了解得知,辖区类似张立红情况的外来务工家庭还有8个。“留守儿童一直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一块心病,不解决好怎么留得住人心呢?”接下来的1个多月,张毅跑当地教育、民政部门,去学校协商沟通,终于赶在开学之前帮助这些孩子办理了相关手续。

今年4月,“毅哥”针对渔民缺技能、少技术,而企业雇工难的问题,通过举办转产技能培训班、警企民恳谈会等方式,帮助渔民谋得一份岸上的工作,保证他们上岸有活干、养老有保障。

8年来,张毅先后帮扶困难群众7000余人次,做好事260余件。

进企入户调处矛盾纠纷

转型中的渔村和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资关系纠纷。东莞边防支队在帮助辖区工厂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时独创了一套独特有效的工作机制“民警法制副厂长”,后来张毅在工作中又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被当地称为“张毅工作法”。“张毅工作法”强调“民有言,莫噤声,化小怨,稳大局”。

作为辖区10余家工厂的 “民警法制副厂长”,一有劳资纠纷,张毅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底,辖区一手袋厂因订单减少、效益降低,竟然单方面以无期限休假为由停发、扣发60余名员工的工资,引起员工不满,继而围堵工厂,一起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张毅和民警以及治安队员费尽口舌,经过20多个小时的协调,最终工厂答应为员工补发工资,事件得以平息。此外,每当企业出现“用工荒”问题,张毅都会和官兵上街口、进车站、登网络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解决招工之急。

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张毅成功化解130余起矛盾纠纷,依法维护了辖区工厂企业、员工的权益以及治安的稳定。

“张铁嘴”唠嗑讲法巧干事

张毅是湖南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用一口带着浓厚口音的东莞方言跟群众拉家常,就像一家人。有人称他为“张铁嘴”,因为他不仅爱唠嗑,还“唠”出了乐趣、“唠”出了成绩。

“做基层工作就得有一身包打听的本事,不然怎么掌握社情民意、案件线索呢?”张毅说,“只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基层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去年7月,张毅在对辖区6名涉赌人员做口供笔录时,多聊了两句,没想到牵出同案中另一名嫌疑人3个月前在老家湖北涉嫌诈骗的案中案,及时将潜伏在辖区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新港渔村的观赏龟个体户小霍在当地小有名气。但谁都想不到,他曾经是一名因吸毒、抢劫锒铛入狱的问题青年。在刑满释放后,张毅靠这张“铁嘴”和战友们愣是把小霍带上了正道,生意做到了巴西、美国、新西兰等国家。

辖区里的学校、工厂都知道“张铁嘴”讲法有一套,经常邀请他给学校师生、工厂员工甚至企业老板开展普法教育。(通讯员 陈思映 王一粟)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