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通州法院:为失足孩子重塑人生

2013-06-03 14:11: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北京市通州法院在未成年犯罪案件审判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并重的方针,集法院、家庭、学校、社会力量为一体,积极构建量刑听证、亲情会见、心理辅导等机制,正确衡量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危害,努力通过亲情感化、心理疏导促使未成年人真诚悔罪,帮助失足孩子重归社会。

  量刑听证会:不让“一失足”酿成终身恨

  刚满16周岁的小张出生在一个经济宽裕的家庭,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高中。父母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月只给他200元的生活费,这让他与同学的日常开销拉开了不小的差距,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和对父母的不满情绪,一气之下冒出了抢劫的念头。在拦路抢得几个苹果手机后,小张被抓获扭送公安机关。

  承办此案的于俊平法官深知,可能判处十年以上的量刑对这名未成年在校高中生会有多深的影响。于俊平法官通过阅卷发现,小张抢劫的时间是上午10点多,地点选择在繁华地带的封闭式小区,大门口24小时保安值班,无论是犯罪特点还是犯罪原因,这些都符合青少年犯罪的典型特征。

  在联络两名多年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经过严谨细致的开庭,了解了案件的基本事实之后,于俊平法官驱车100多公里到小张的家里调查情况。小张的母亲痛心的说:“我对他管得这么严,怎么可能会抢劫呢?我和他爸没亏待过孩子啊!”于俊平法官感觉到,是母亲过于严苛的管教,平常对孩子批评得多,鼓励得少,致使小张一直没有自信心,所以产生想干一番让父母刮目相看的大事的想法,父母的教育方式失当是导致小张走上犯罪道路的主因。就子女教育方式方法上,法官耐心的对小张的父母进行教育和劝导,同时请他们配合法院,对孩子进行帮教工作。

  经多方联络和沟通,5月21日,通州法院邀请被告人家长、班主任老师、未成年保护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检察院、法律援助机构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召开了量刑听证会。听完法官介绍完案情后,小张的班主任说:“小张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平时表现很好,很爱帮助同学,真没想到他会干这种事。”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两位主任是年近半百的老人,看到孩子这样的情况,痛心的说:“这孩子和我孙子一样大,孩子犯罪,社会和父母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孩子来说,还有更远的人生路要走,千万不能毁了他啊!”小张的父母也后悔莫及,请求法院再给小张一个重新做人机会,“都是我们的错,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反思,改变教育方式,避免他再犯……”

  量刑听证会是通州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重大刑事案件中建立的由人大代表、未成年保护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校、家长、检察官、律师等多方参与,针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定罪量刑事实和情节进行综合研讨的座谈会。通过座谈会,法院充分听取相关人员对对未成年被告人日常表现、社会危害性、进一步的帮教措施等方面的意见,以正确判断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确定是否量刑轻重以及是否适用缓刑。

  最终,综合量刑听证会结果以及案件具体情况,合议庭一致认为对小张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对小张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现在小张正积极准备高考,学习成绩良好,几次模拟考试都名列班级前茅。

  心理疏导:解开被告人心结 融化蒙蔽孩子心灵的坚冰

  刚满17岁的花季少女小王自幼被收养,与养父母之间关系紧张,曾多次自残以示对抗,后辍学到北京打工,不慎走上盗窃犯罪道路。

  “你知道盗窃是犯罪吗?”承办此案的何琳法官问,小王冷冷的说:“偷就偷了,大不了判死刑,反正也没人管我”。小王的态度虽冷漠,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无知与脆弱,何法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与养父母联系时,其在电话中无奈地说“哎!这孩子没法管,我们已经放弃了,不是我们亲生的,打打不得,骂骂不得啊!”。何琳法官费尽周折联系到小王的亲生父母,他们也表示孩子已经给别人了,管不了小王的任何事情。

  考虑到小王行为表现,何琳法官通过市高级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邀请到多年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疏导的心理专家。辅导老师在对小王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进行初步了解后,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对她进行心理干预,使小王慢慢敞开心扉,与人交流。通过心理专家的循循善诱的引导,小王开始对自己的以往的想法和言行进行反思,逐渐产生了接纳自己的父母的想法。

  为挽救这个不幸的孩子,何琳法官来到小王养父母家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讲述了许多经过法院人性化审判成功挽救孩子的先例。“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次错误就对她完全放弃,只要教育方式方法得当,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从小王养父母家中出来,何琳法官又驱车400多公里到小王亲生父母家里,劝导他们重新接纳孩子。

  半个月后,何琳法官再次邀请专家对小王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面对在场的养父母,小王终于低下了倔强的头,她痛哭流涕地对养父母说:“爸妈,我想在你们的怀里大哭一场……我后悔了!”,说罢,一家三口哭着抱成一起。现在小王已经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在出狱后还专门来到法院,欣喜的告诉何琳法官,她和父母的关系恢复如初,并称将用实际行动报答所有关心她的人。

  这是通州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近年来,通州法院依托市高级法院提供的心理专家资源,先后为10余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了心理辅导,不仅有效排解了未成年被告人的紧张、抵触心理,而且还为他们解开冰封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真诚的认罪、悔罪,彻底放弃犯罪,及时回归社会。

  2013年5月2日,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案件的综合审判庭——刑二庭在通州法院正式成立了。从2003年起,通州法院的未成年审判工作一步步走过来,从在刑庭内部指定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人员,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组,再到未成年人刑、民案件综合审判庭,通州法院积极探索未成年刑事审判模式,推行了圆桌审判、情法互动、延伸帮教、跟踪回访等制度。

  综合审判庭成立后,通州法院进一步完善了在押未成年被告人与法官的通信制度和亲情会见制度,与未成年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学校老师的庭后谈话机制。“清明节”前夕,组织未成年被告人开展了怀念少年英雄、心灵感召活动,“五四”青年节前夕,组织缓刑犯赴敬老院义务劳动,利用“母亲节”开展亲情会见,发放《致母亲的一封信》等活动。5月21日,该庭又就审理针对中小学生性侵害犯罪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到通州区某小学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宣讲,与辖区治安重点地区的学校组成了法制共建单位。

  通州法院,正在用一项项切实有效地的工作机制,为辖区未成年人搭建一个健康成长、远离犯罪的的温馨摇篮,通州法院的法官们,用爱心和心血,翼护着失足的孩子勇敢撕下人生不光彩的一页,鼓起勇气迈向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北京拟采取综合措施缓解交通拥堵
·北京警方严厉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
·北京海淀:应重视侵害未成年人受抚养权现象
·北京大兴区开展迎"六一"消防宣传进校园活动
·北京警方5月收缴毒品同比升五成
·北京二中院:法律大篷车一步一步教维权

·北京二中院:法律大篷车一步一步教维权
·北京门头沟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引入社会观护员
·北京检察院一分院利用官方微博向青少年普法
·北京高院多措并举提高涉外刑事案件审判质效
·北京铁路警方开展“牵手平安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