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5月31日电题:士兵至上——济南军区直属军事检察院服务基层记事
梅世雄、李宗敏
济南军区直属军事检察院始终坚持秉公执法,服务部队官兵,忠实履行检察职能,先后被解放军军事检察院表彰为“全军检察机关侦查工作先进单位”“全军检察机关先进单位”“全军先进基层检察院”。今年3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一)
“部队建设的基础是连队,法律服务的方向永远是基层官兵。”济南军区直属检察院检察长卢树明说,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方向,把服务重点放在基层连队和一线官兵,积极主动开展检察服务,努力为基层部队、官兵排忧解难。
帮助部队开展好经常性法制教育,是他们多年来结合办案开展的一项工作。每案办结后,他们都要总结经验教训,向发案单位提出书面检察建议,将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编印成小册子,制成录像带下发部队。
针对部队近几年出现的安全事故和违法违纪问题,这个检察院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剖析事故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编著的《基层预防案件事故七十二法》下发部队后,基层官兵争相传阅。
2012年4月,法制教育“大篷车”送法进军营活动拉开帷幕。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直属检察院检察官辗转鲁豫两省,行程7500多公里,深入部队营区、外训点和演习场,为基层官兵上大课85次,集中组织观看法制教育片和警示教育图片展106场,发放基层安全预防工作图书9700套,开展法律咨询32场,直接受教育官兵63800人次。
(二)
如今,官兵家庭涉法问题越来越多。为使法律服务更加快捷及时,2010年10月,直属检察院依托军区政工网开辟了“以案说法”栏目。真实鲜活的案例、形象直观的漫画插图和检察官们深入浅出的法理解读,将一条条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演绎成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官兵喜闻乐见。
每年新兵入伍、老兵复员和部队执行重大任务时,这个检察院都坚持送法到基层。他们开通维权专线电话,建立维权网页,先后编印《士兵优抚知识100问》《检察官讲依法文明带兵》等图书光盘下发基层。
上等兵刘奇入伍前在青岛某工艺品厂打工时,被工厂拖欠工资5700元。刘奇入伍后,工厂老板陈某更换了电话号码,搬离了原住址,从此再无音讯,眼看着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要打水漂。
2013年4月底,接到求助信后,卢树明带着检察员冯源立即赶到刘奇所在部队进一步了解核实情况,随后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陈某。面对陈某的推诿和耍赖,卢树明和冯源坚持以事实和法律说话,使陈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无知,当场支付了刘奇的工资款。
(三)
2004年5月,某部驾驶员小田驾车送一名老干部外出时,在高速公路上与一地方车辆发生碰撞。小田下车查看时,另一辆车从后方撞了上来,车内老干部被撞身亡,肇事车辆逃逸。死者家属把责任归咎在小田身上,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个检察院依法介入案件后,多次向交警部门仔细了解事故情形,并设法找到了两名目击证人,最终证实小田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事后,小田含着热泪对检察官们说:“是你们使我免受不白之冤,让我今后可以抬头做人。”
2010年9月,这个检察院接到一起连续3年、数十次上访的刑事控告。卢树明带领办案人员坚持秉公处理。他们一边热情接待、缓和控告人情绪,一边深入调查、收集证据,最终掌握了全部事实。他们从事实和法律的角度耐心解答,经过数十次的思想交锋,最终化解了控告人的心理疙瘩,使这起缠访问题彻底平息。2011年以来,这个检察院办理的所有案件未出一起差错。
近年来,直属检察院检察官走基层、到边防、下海岛,足迹遍布管辖单位,积极为官兵开展法律咨询,处理涉法难题近百个,发放检务公开卡和法律服务卡2万余张,为部队安全稳定构建起无形的“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