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福建漳州边防支队列屿边防派出所大学生见习学员王玄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实现了警区重点年龄段走访率达93%。用小王的话说:“‘视频走访’法让自己这个业务‘新手’成为走访群众的‘能手’。”
“视频走访”缘何而来?又给基层民警带来何等“实惠”?这要从群众要“实”祛“虚”说起。以往,基层民警走访了几户群众、到谁家走访了、走访效果如何?想了解其中“虚实”,只能查看走访日记,访查辖区群众。为避免民警“应付走访”现象出现,该支队要求基层民警在日常走访时,要携带数码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完整地记录从走访出发点到走访对象家以及实地访谈的详细过程。走访结束后,民警要及时将基础走访信息配同走访视频上传至支队局域网综合指挥信息平台中的“视频走访”系统,以便核查。
“以前走访群众时,泡茶、聊天、拉家常,虽拉近了警民关系,但走访实效不突出。”扎根基层9年的东坑边防派出所民警方汉乐说,“现在走访有视频记录,走访群众有讲究,有重点。”与民警方汉乐有同感的其他民警也认为,现在走访不同以往,现在走访群众时的路线行径、访谈内容、警容警姿等都在视频记录范围,并且全部要上传指挥信息平台,走访群众讲究“实打实”。
现在,该支队业务部门检查走访情况时,只需网上轻点鼠标,民警每天走访情况便一览无余,走访“实不实”,一目了然。这全是“视频走访”法带来的便捷。“视频走访”推行以来,基层民警已经上传了700多条走访视频数据,基层民警重点年龄段走访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
“视频走访”提升了走访实效,更带来了“走访红利”。以前,每个派出所民警分工管辖片区,民警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如指掌,对同事警区知之大概。现在,民警白天管好自己的警区,晚上观看同事的走访视频,实现了走访交流、查看隐患、信息互享、警情共研的“走访红利”,有效促进了基层各项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5月25日晚,陈城边防派出所民警摈弃以前的踩点摸排、蹲点守候,直接利用“走访视频”资料,研判警情,确定抓捕路线,精确打掉一个赌博团伙,擒获涉赌人员4名,缴获赌资3万多元。
“视频走访”给来自外地的民警也带来了不小的“意外收获”。以前,一些刚到所里的外地民警不懂闽南语,群众说了“千言万语”,民警听懂的“只言片语”,给走访群众、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带来了不少困难。现在,外地民警只需拿起鼠标点击走访视频,便可学习闽南语,借鉴沟通技巧,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来自吉林的民警张英辉说:“现在,本地民警的走访视频成了我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