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无地可耕、无学可上、无工可干的“三无”青少年走偏人生路?怎样给“三无”青少年提供心贴心的帮助?陕西省千阳县公安局依托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给“三无”青少年量身订制帮教措施,让“三无”青少年感受到了社会的温馨和家的温暖。这项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三无”青少年违法违纪问题。
将警务室建成青少年愿去的活动场所
受山区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千阳县共有 “三无”青少年1200多名,他们居住分散,管理帮扶和教育引导措施难以跟进,导致“三无”青少年违纪违法问题多发。千阳县公安局提出了“发挥警务室前沿作用、帮助服务青少年”的思路,从源头上消除治安隐患。
千阳县公安局在警务室 “亲情化、技能化、服务化”上做文章,想方设法将警务室打造成“三无”青少年愿意去的活动场所。他们开辟出固定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专职警务室民警和辅警,配置桌椅、电话等设施,专门给“三无”青少年建立管理信息采集点,加大入户调查和信息登记力度。
根据“三无”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在网上先后建成 “网上警务室”、“警务QQ群”、“手机飞信群”、“警务室微博”等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联手,发布用人用工等方面信息,开展网上实时服务,发布务工、防骗等治安警情提示,给“三无”青少年打好预防针。
根据警务室位置分类选择服务模式
他们针对“三无”青少年求职和求知欲望强烈的实际,采取“一人一策、一人多策”办法,利用暂住警务室、走读警务室、流动警务室等模式,根据警务室距离“三无”青少年远近,分类选择警务室服务模式。民警每周至少两次在警务室开展现场办公,集中解决问题,服务群众。
千阳警方在管辖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发案少的村组实行流动警务室模式,并按照“以工作量大小定时间长短、以相邻村居远近有序安排工作日期”的工作方法,定时间、定地点、定职责,将人员相对集中的农村小店作为“流动警务”固定服务点,每半月开展一次工作。
此外,他们还与有关职能部门一道,在流动人口集中的警务室建立“三无”青少年管理服务站,在人员密集、商业繁华、流动性强的场所建立职介服务站,随时随地解决“三无”青少年遇到的难题。民警借助“相约警务室”、“警民恳谈会”等形式,主动走进群众家中征求对“三无”青少年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
明确“六知五勤四帮”工作措施
千阳县公安局专门给警务室民警建立了走访“三无”青少年机制,明确了“六知五勤四帮”工作措施。六知,即:知其基本情况、知其生活工作去向、知其面临困难、知其联系方式、知其社会联系、知其基本特长;五勤,即:勤联系、勤交流、勤教育、勤见面、勤疏导;四帮,即:帮其解决困难、帮其创业发展、帮其追求有希望的生活、帮其树立想做事必先做人理念意识。
在此基础上,他们依托村组治保会、治安协管员等群防群治力量,随时解决“三无”青少年面临的思想和生活难题,杜绝他们与身边违法违纪成年人出现“交叉感染”。去年以来,千阳县公安局先后帮助120多名“三无”青少年重新走进学校,帮助介绍就业359人,未发生一起影响恶劣的“三无”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
(记者 陈 磊 通讯员 孙 力 李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