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上海检察”超九成涉检信息原创

2013-05-29 15:09: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微博问检传递正能量说检察事讲检察人

  “上海检察”超九成涉检信息原创

  “你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检察官?你心目中的‘好检察官’究竟什么样?”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上海检察”曾组织过一场网上微讨论。短短一个月,该话题点击量达3万多人次,共有880余人次参与讨论。

  2012年1月,“上海检察”先后在东方网、腾讯网正式亮相。虽然只有一年多“微龄”,但已发布信息5000余条,粉丝达20万,并被正义网评为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微博,跻身腾讯网年度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博。“上海检察”还同时带领10个分院、基层院官方微博,40个检察官实名认证微博,打造了初具规模的“上海检察官方微博平台”,每天为网友们传递检察信息、问诊法律疑惑。

  检察工作报告微直播

  “现在陈旭检察长正在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5年来检察工作,欢迎网友围观评论。”1月29日上海两会期间,“上海检察”同步直播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向大会所作的报告,点击量达7.2万次、评论578条。

  类似的微直播、微访谈等活动,“上海检察”策划过多次。去年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期间,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慧亮、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元强做客“上海检察”,“晒”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情况,鼓励网友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据统计,“上海检察”自开通以来,共收到网友提供的腐败线索、举报违法行为52条;上海检察机关制作的廉政公益广告一经上传,点击率、评论数很快破千。

  专业性和权威性,是记者浏览“上海检察”的最大感受。微博平均每天发布信息7条至10条,具有检察特色的原创信息占90%以上,并开设法制讯息、检察动态、贪官忏悔、以案说法等多个栏目。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检察”坚持“说检察事,讲检察人”,市检察院还制定制度规范,对全市检察机关官方微博管理运行、信息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即使转发微博,也须考量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听粉丝挑刺检察工作

  今年3月,一名网友向“上海检察”反映,他向某基层检察院举报,一直得不到明确答复。工作人员立即向该检察院核实,该院职能部门及时告知这名网友举报线索处理情况并解释相关法律规定。事后这位网友后微博称,对检察官的沟通方式表示满意。该院也总结了接待来访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

  “上海检察”共收到过60条网友对上海检察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静安、虹口、徐汇等区检察院则邀请各自的粉丝走进检察院,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促进检察工作的改进。还建立了网上问题网下解决机制,为网友指点迷津,提供解决问题途径。

  2011年5月,网友王某向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科长葛海英的微博求助,称自己家被人霸占,以致在外流浪两年多。原来,王某的丈夫曾替一桩民间借贷做担保,后债主上门索债并强行住下。葛海英帮助王某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最终,王某接受葛海英的建议,连声感谢。

  微接力助特困被害人

  潘某的亲人在一起抢劫案中遇害,自己也因身受重伤导致高位截瘫,且要抚养一个未成年孩子。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曹小航在个人微博上发出帮助被害人的呼吁,得到网友的响应。2011年10月至今,检察官和网友的爱心捐助一直延续下来。

  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柳文彬向网友倡议,低碳出行省下汽油费捐助一位遭遇突发困难的孤老,得到网友积极响应。网友们对检察官热心公益交口称赞。

  “我们特别强调发布信息要保护被告人、受助人的隐私和合法权益。我们虽然代表官方,但与网友的交流却是平等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记者了解到,“上海检察”所发布的检察信息,结合了多种网络元素,鼓励检察官突出个性语言风格。检察官工作之余的学习、生活信息,受到粉丝的追捧。他们说,检察官既是铁面无私、义正辞严的,也是平易近人、亲切热心的。(记者刘建 通讯员施坚轩)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上海二中院适用新民诉法审查鉴定结论获突破
·上海宝山捣毁作案2000余起诈骗团伙
·“背心裤衩下不许碰”——上海儿童性别教育课见闻
·上海:检察+东航+社科院 三位一体搞预防
·上海破假冒房东催租骗案
·上海:电信诈骗“现行记”

·上海:电信诈骗“现行记”
·上海破获系列假冒房东诈骗案
·上海公共景区拟设免费开放管理实行"双轨制"
·上海27日起重点清查非报刊类印刷品医药广告
·上海浦东推出中小幼学校交通文明远程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