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规范化建设、检察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是公正执法的前提、保障和基础,事关检察工作的长远发展。在深入推进三项建设的工作实践中,山东省寿光市检察院体会到只有确立信息化战略思维,用信息化思维来审视、思考、推进三项建设工作,以信息化促进检察资源整合和工作模式变革,才能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一要用信息化支撑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化是促进规范执法的重要手段,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核心是检察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业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有效提升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能力。基于这种考虑,寿光市院建立了政法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即政法部门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和侦查资源基础平台两大系统。
政法部门案件信息共享平台,覆盖政法委、公、检、法、司五部门,通过安全的硬件支撑平台和高效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处理软件,在五部门之间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诉讼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刑事诉讼案件公安机关报捕、移送起诉,检察机关受理、分流、批捕、起诉、监督,法院受理、审理、判决、文书送达,司法部门社区矫正和政法委案件评查的数字化、网络化,使案件网上顺畅流转,强化了诉讼程序和执法办案的规范性。
侦查资源基础平台主要引入了公安综合情报信息资源,方便实时调取车辆登记、户籍登记,同步调阅全市摄像监控等,以侦查信息化带动侦查办案工作深入发展。
二要以信息化促进基层基础建设。为使派驻检察室建设体现检察机关新的时代特征,应该建立检察室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字检务”体系,实现检察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有力整合,提高派驻检察室工作质量和效率。
寿光院在深入推进派驻检察室建设过程中,以打造“数字化检察室”为目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检察室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两网一线一台”网络联通平台,依托派驻检察室“民生检察服务大厅”,整合检察专线网、政务网和民生检察服务热线、辖区综治维稳平台,建成集语音、数据、视频多媒体信息传输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实现了与本院职能部门和辖区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便民服务大厅的网络对接互动。
针对群众的诉求,检察室按照内容分别通过检察专网、政务网、综治维稳平台与本院职能部门、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将受理事项按照职责快速分流处理,初步形成严格管理和快速处理的工作格局,确保群众需求“有始有终”。
在派驻检察室的业务工作运行中,该院在考量与检察综合平台兼容对接的前提下,根据梳理成型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图,自主研发了“派驻检察室综合业务系统”平台。把综合业务、刑事法律监督、职务犯罪预防、社区矫正四大类共18项具体工作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依托该平台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数据汇集、统计分析和流转功能。受理、分流、处置、反馈“四步走”的模式实现了检察室工作的全方位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转,提升了派驻检察室“接地气”的功能与作用。
三要实现信息化与检务公开的深度融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三项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信息化只是手段,群众满意才是衡量检察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为了及时发现和整改队伍、业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该院在全国率先设立检民关系办公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检民关系办公室建设,自主研发了群众满意度测评系统。
该系统以院机关检民关系办公室为中心,以各派驻基层检察室民生服务大厅为分支,通过随即测评、案件回访测评、民生服务工作测评和整体工作测评四种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有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形,不满意选项的原因分为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办理结果和其他原因四个选项。对测评中出现的不满意事项,系统自动发给相关承办人和所在部门负责人,由承办人继续整改,直至群众满意。测评结果纳入全院年度绩效考核。
通过完善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引导干警切实把心思放在服务百姓上,在满足群众期盼、回应群众诉求上动真情、见实效,形成检爱民、民拥检的生动局面,在和谐检民关系建设上趟出一条新路子。
(作者为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山东平原:信息"小超市"搭监督服务"大平台"
·山东槐荫交警“四个一”加强车辆源头管理
·山东济南公安局市中分局为经济发展扫“雷”
·山东莱芜交警支队民警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山东滕州滨湖派出所夯实平安校园第一道防线
·山东烟台龙口边防“卡片式”服务赢赞誉
·山东烟台龙口边防“卡片式”服务赢赞誉
·山东日照边检开展“头脑风暴”活动
·山东胶州“春季攻势”打掉盗抢团伙六个
·山东青岛开发区沿街商铺盗抢案件降12%
·山东章丘速破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