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试行“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模式以来,福建公安机关通过“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方法,增强了教育训练的实战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提升了基层一线的实战训练效果。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福建省共举办“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培训班近1800期,培训民警8.1万余人次,培训期间完成执法执勤任务7200余次。
教:“以案说法”,实现“教”与“战”无缝对接
福建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处长吕炳辉说:“‘轮值轮训、战训合一’是解决工训矛盾、克服战训脱节的有效模式。”
福建各地公安机关针对辖区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特点,根据参训对象的年龄层次、警种专业等情况区别施训,改变以往以“讲”为主的教育方法,积极推行案例讲评、对抗演练、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今年1月28日,安溪县公安局民警在抓捕2名盗窃犯罪嫌疑人时,遇到对方持刀暴力反抗。民警奋不顾身,英勇搏斗,最终将犯罪嫌疑人制伏,但由于情况误判,没有携带警械,造成3名民警受伤。泉州市公安局将这一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参训民警思考、讨论行动的失误原因,使大家认识到类似抓捕行动的注意事项,并设置相同场景让民警根据自己制订的方案分队行动,最后分析成败原因。
参训民警普遍反映,“以案说法”缩短了教学情况与实际工作情境的距离,实现了“教”与“战”的无缝对接。
学:岗位练兵,实现训练与实战同步走
为了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成效,福建各地公安机关在参与执勤、处置突发案(事)件等实战任务中,实行教官跟班讲课制度,将警务实战训练内容融入实践,把课堂搬到执勤现场,做到训练与实践同步,形成了“实战需求、组织训练、实战检验、改进训练”的良性循环。
“每一次外出执勤活动结束后,我们都组织教官和学员进行点评、互评,提高了实战训练效果。”泉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赖建玲说。
南安市公安局精心挑选各个岗位的行家里手,跟新警进行师徒结对、同班同岗。工作时间,师徒民警全部佩带执法记录仪,把接处警过程、伤员救助、现场处置全部记录下来,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播放,由师傅民警担任“医生”,对徒弟进行“诊断”,使其看到自身“短板”,弥补不足。通过师徒结对,既缩短了新警的“适应期”,又使老警“绝活”不失传,实现了新老民警获双赢。
练:综合对抗,全面检验教育训练成效
近年来,福建各地公安机关积极采用自建、合建、租用等多种形式,建设满足民警集中食宿、上课和开展技能战术训练功能的训练场地。同时,福建省公安厅通过举办警务实战教官培训班,为全省公安机关培养了一大批警务实战教官,采取“送教上门”、跨县(市)协作等方式,帮助基层公安机关提高实战训练质量。
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从2009年开始,福建省公安厅通过每年举行“红蓝比武对抗”考核活动,检验各地教育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考核分基本知识、信息化应用、基本体能、警务技能、警务战术等五大项目,根据公安民警日常执法执勤中常见的、多发的警情,在实战对抗比武中设置了“对嫌疑人的盘查”、“对嫌疑车辆的查控”和“搜捕犯罪嫌疑人”三个战术对抗项目。
在“红蓝比武对抗”中,所有考核场景全部按现实情况设置;参赛民警全部按日常执法勤务规范要求着装、携带装备;发现“警情”,严格按实战程序要求处置。
战:合成作战,打击违法犯罪见成效
在“轮训轮值”训练模式下,福建各地公安机关参加轮训的民警,既集中进行政治业务和警务技能战术培训,又统一编队作为值班备勤、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动力量,平时训练、战时出警。战训大队与指挥中心、治安巡逻等警种保持密切配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各地公安机关根据每年需参训民警的数量,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训练计划,实行分级分类、分期分批轮训。在教学管理上,对参训民警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落实24小时备勤制度,保证在上级处警命令下达后能够快速实现学员向战斗员、集训队向突击队的转变。
今年3月20日,晋江市公安局民警在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一辆汽车有意躲避盘查并逃离。民警立即将情况报告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向轮训大队通报嫌疑车辆的信息及逃离方向。轮训大队紧急调集警力沿路设卡拦截,最终将汽车截获。经查,犯罪嫌疑人携带有冰毒及吸毒工具。经进一步侦查,晋江警方成功协助侦破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贩卖毒品案件。(记者 郑明 通讯员 王其龙 兰锦升)
·福建开展“根在基层·中国梦”调研实践活动
·福建厦门同安区法院文化建设纪实
·福建寿宁:从“宁人好讼”到“息讼宁人”
·福建边防组织应对自然灾害演练
·福建连江:治理海洋环境 创建美丽家园
·[视频]福建打击医保领域犯罪行为
·[视频]福建打击医保领域犯罪行为
·福建六盘水消防连夜排洪抢险
·福建厦门集美专项执行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
·福建武平消防七小时救出116人
·福建开展主题轮训促公信建设
·福建现场交流未检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