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南通市港闸法院实践中提升审判水平综述

2013-05-24 14:15: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阳光下传递正义与公信

  ——南通市港闸法院实践中提升审判水平综述

  公信是司法的根基和生命力,要通过每一起案件的审理向群众传递司法公信,从就任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法院院长的第一天起,高鸿就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促公开、树诚信、抓规范”,优化司法作风和提高审判质量双管齐下,司法公信建设犹如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推动着法院工作迈向新的台阶。今年1至4月,港闸法院审理的890起案件,无一发回改判,服判息诉率94.5%,审判绩效综合数据在全市法院处于领先位置。

  透明庭审

  普通群众见证阳光司法

  “司法只有敞开胸怀接纳民众,回归民众,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在高鸿看来,提升司法公信,最重要的就是司法机关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012年4月,港闸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公众参审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并向社会公开征选了109名参审人员。

  对于有较大社会影响或受到广泛关注、涉及民生、易产生矛盾激化以及疑难复杂等5类案件,由承办法官从人员库中随机抽取,并可以结合案情需要增选案发当地群众、相关领域专家等人员,最终确定10人左右旁听庭审并发表评议意见。

  “以前法院给人感觉是神秘的,如果不是打官司,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到法院。现在,我们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庭审,发表意见,这不仅拉近了法官与群众间的距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法官审理案件是公平公正的”。家住港闸区永兴佳园的退休工人王凤翱对参审的经历深有感触。司法过程的公开透明,有效增强了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认可,提升了服判息诉效果。

  2012年5月30日,原告葛某起诉南通和奇祥汽车销售公司,以汽车车架号与购车合同不符为由要求退换已使用一个月的车辆。(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休庭过程中,承办法官召集10名公众参审人员对案件进行评议,其中8名参审人员都认为葛某更换车辆不具备合理、合法理由。在充分听取参审人员的意见并进行依法评估后,法官当庭作出判决。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已在购车合同上签字认可,并且交付的车辆除车架号不同外,并无其它任何差别,不影响正常使用,最终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当得知多数公众参审人员的意见和法院判决的结果一致后,葛某当庭表示放弃上诉。

  一年以来,港闸法院已选取了16起不同类型的案件通过吸纳公众参与评议的方式审理。案件审理后,举行公众意见反馈会,通报裁判结果,就公众评议意见的吸纳与否作出说明,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倾向意见,向公众作出解释和引导。

  惩戒失信

  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

  近年来,港闸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发现,诉讼活动中发生的当事人恶意违约、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拖欠工资等诚信缺失引发的纠纷约占案件总数的40%以上,诉讼中的失信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生活秩序和交易规则,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公信。

  2012年,港闸法院建立了《涉诉当事人信用评价和披露制度》,对于严重失信的涉诉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将通过“南通信用网”的“涉诉信用信息”平台公开披露。

  被告人胡某,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与原告叶某达成调解协议,分期支付赔偿款10万元,但其未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履行赔偿义务。近日,胡某被列入了“南通信用网”的失信“黑名单”中。同时,法院与公安、工商、住建、金融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这些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建议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招投标、承揽工程、信贷、公司注册登记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限制。制度实施以来,该院已对民事、刑事、执行领域的258个失信当事人进行了公开披露,其中包括89个单位、169名个人。

  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法院判决或调解协议,经多次执行催告仍不履约的“老赖”,该院还启动了“执行110”行动,通过媒体曝光、司法强制等措施促使他们尽快履行债务。

  “执行110”行动中,法院对12个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作出拟拘留决定,其中有6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有6人拒不履行,执行拘留决定。对2个单位、1个自然人下发预罚款通知,其均在限定期限内进行了整改。

  规范管理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群众信任法院,就必须从规范法官自身的行为做起。

  2012年6月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规范化建设专项整改活动在港闸法院全面打响。办公室卫生、上下班考勤、庭审礼仪形象、接待当事人言行举止等都被列入了整改范围,并且由专门领导小组进行检查督促,定期通报检查情况。短短数月,法官的“精、气、神”焕然一新。

  “请您在百忙中就审判作风问题,对承办您案件的法官作出评价。”立案时,工作人员会随机向当事人发放一张测评表。当事人对照守时、形象、态度、言语、廉洁等方面对法官进行“优、良、中、下”四个等次的测评,并在案件结案后投入法庭指定信箱内,测评表由法院纪检监察部门专门进行管理。近半年来,该院发出测评表225份,在收集到的168张当事人填写的有效测评表中,综合测评为“优”的达到了94.6%。

  “公生明,廉生威。”去年以来,在省、市、区政法委和上级法院组织的多次明察暗访中,该院无一人因纪律、作风、形象等问题受到批评,多年来连续保持着群众对干警廉政、作风问题的零投诉,建院34年无一起严重违纪事件,无一人受到党纪国法处理。

  以优质高效的审判取信于人,提升司法公信,如果说司法形象是保障,那么案件质量就是生命。五年内使案件质量迈入全省基层法院先进行列,这是全体法官共同努力的目标。

  与北大法学院开展合作共建,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座谈交流、指导论文,选派法官到北大培训学习等方式,全方位拓展法官理论调研和司法实践能力。2012年,该院6名法官在国、省级学术论文研讨中获奖。优化庭审质量,打造精品案例,在立案、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强化流程监控、层级把关、问题通报、全院点评等常态性审管机制,多举措提升法官庭审驾驭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在最高院“两评查”活动评优中,该院审理的一起行政案件分获全国法院优秀庭审和优秀裁判文书,成为全省唯一同时获得两个奖项的法院。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首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优秀法院”,被江苏省高院荣记“集体一等功”,近三年来,港闸法院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就是对法院工作最好的褒奖。(记者 陈 坚 通讯员 徐 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苏沭阳法官律师携手追求公正
·江苏宿迁经开区分局建立“实名认证工作室”
·江苏高邮破获系列跨省盗窃车内财物案
·中国芬兰社区矫正研讨会在江苏举行
·江苏丰县法院“执行对话”沟通零距离
·江苏南京六合区法院青年法官体民情解民忧

·江苏南京六合区法院青年法官体民情解民忧
·江苏泰州高新区推行释法“三道关”
·江苏睢宁法院扶残助残关爱弱势群体
·江苏仪征胥浦派出所加强秸秆禁烧防控工作
·江苏南京2012劳动争议二审数量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