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机关帮扶”
近一段时间以来,住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桔子坑村的居民们发现,进出村子的出入口少了,刷门禁卡进入出租屋的人多了,临街铺面新增了不少“猫眼”小探头,在人流密集区,还常常能看到临时布设的有公安标识的视频防控系统。
笔者走访了解到,从4月初深圳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帮扶组来到龙岗分局罗岗派出所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借用科通处业务资源优势,派出所提出了“科技围村”理念,依托“移动警务终端”、“租房前置”、“猫眼工程”等科技强警手段,使辖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罗岗派出所辖区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11.41%;其中,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36%,尤其是长期高发的两抢、两盗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0%和49.45%。
对九个技防设施不合规定小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帮扶工作开展之初,我们和派出所民警一起,花了半个月时间会诊辖区情况,找准症结再对症下药。”深圳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帮扶组的人员介绍。
罗岗派出所辖区位于关口,交通发达、流动人口多、“城中村”林立、人员复杂、技防水平较低,两抢、两盗案件高发。帮扶组和派出所共同分析研究认为,解决眼前警情高发难题,不妨从改善城中村治安环境入手,建立常态化的源头治理模式。
科技通信处对帮扶工作实行人力倾斜,不仅将帮扶人数从7人增加到8人,而且派出了精干力量,其中科长3人、副科长2人。在对辖区技防设施建设情况开展全面摸底之后,罗岗派出所对其中9个技防设施不合规定的小区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两个试点村工作各有特色
罗岗派出所以木棉湾村和桔子坑村为试点,启动了技防综合整治计划。这两个村位于地铁口附近,道路四通八达,沿街商铺林立,人员复杂、管理开放、入室盗窃案高发。
在木棉湾村规划了3个可供人车通行的出入口、2个仅供人员通行的出入口,其余周界实行围合封闭,同步推广“视频门禁+身份验证服务系统”的围合式小区管理和租房前置模式,“要租房,必须先到管理处或社区工作站登记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后才能拿到门禁卡。实行严格的访客登记制度,22时之后,所有人员进村都要刷卡进入。”科技通信处高新技术科科长李强介绍,这种模式将所有进出人员的身份资料进行采集,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桔子坑村,罗岗派出所主动走访村委、物业公司,投入2万多元对覆盖村里主要巷道的32个电子监控探头进行施工改造,同时,挨户发动沿街商铺店主加装“猫眼”探头。“主要就是发动临街店铺、出租屋的负责人在原有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再向外延伸加装一些“猫眼”,对店铺、出租屋门口街面进行视频监控。”李强告诉笔者,计划在每个村子里发动安装约100个“猫眼”探头。
监控探头成本不过100元
一家福利彩票售卖点的店主黄老板听了民警的介绍后,不到两天就装上了“猫眼”探头。“店门前整天人来人往,装了监控探头安心多了,成本也不过100元。”在黄老板的带动下,不少店主都纷纷给小店门口装上了“猫眼”。
在村里的人流密集地及警情高发区域,罗岗派出所架设了3台视频快速防控系统,明显的公安标识对犯罪分子形成了一定的震慑。
围合式管理、完整的“天眼”防控网络加上视频快速防控系统,构筑了多管齐下的“科技围村”格局,城中村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科技通信处帮扶组工作负责人告诉笔者,近来年,科通处一直在探索向实战转型,这次帮扶工作正好是他们检验高科技产品在基层一线应用效果的契机。视频门禁最早是在上木古社区试点,“猫眼”工程一开始是龙华公安分局推出的一个治安防控新举措,视频快速防控系统全市只有几十台设备供机动使用。他们将信息化建设成果集中在罗岗派出所开展试点检验,集中解决该所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探索出一套更加全面、更加贴近派出所实际的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
·深圳南山运用激光二维码技术防范侵财犯罪
·深圳边检:“文明使者”擦亮城市名片
·杭州深圳警方联手抓获淘宝网售卖假手机团伙
·浙江余杭警方在深圳擒获11名嫌犯
·深圳12部门共同控烟 “多龙治水”引发质疑
·广东深圳:远程视频庭审接受代表“检阅”
·广东深圳:远程视频庭审接受代表“检阅”
·深圳行人闯红灯最高罚100元
·深圳警方:男子6次拨电话谎称飞机上有炸弹被抓获
·深圳警方查获流动非法加油车
·深圳边防强化休渔期治安管理
·深圳举行控烟条例立法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