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役边检机关文明使者杨春燕在检查工作。 张文杰摄 |
文/张文杰
五月的满洲里,处处春暖花开。庄严的国门上方,有数只“春燕”在上下翻飞,欢快地迎接着每位客人的到来。
而在满洲里边防检查站也有这样一只“春燕”。她十年如一日用“心”服务着每位旅客,被誉为“验证台上的微笑使者”。她就是全国现役边检机关文明使者,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科副科长杨春燕。
十年验证台创“三零”记录
2003年8月,杨春燕从公安海警学院毕业来到满洲里边检站,短暂的岗前培训后被分配到负责公路口岸检查任务的执勤业务科,从此,她便与三尺验证台结下不解之缘。
“记得领到验讫章,要坐进验证台工作的前一天晚上,我激动得没怎么睡觉。因为很快就可以在国际口岸近距离地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旅客。”在为旅客核对通关手续的间隙,杨春燕向我们回忆说。
口岸无小事。其实,验证台上的工作并不像杨春燕想象的那么简单和有趣。刚上验证台,第一次对一个边境旅游团进行检查时,一名俄籍旅客向她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通关问题,紧张得杨春燕却没能答上来。这时旁边办理通关手续的中国旅客看到后,很小声地说:“当检查员连这么简单的俄语都不会说,还检查什么?”听到这话,杨春燕的脸一下子红了。
从那以后,杨春燕开始勤奋学习俄语。工作期间,她向战友们请教;休息时间,她也要来到口岸,特意与俄罗斯旅客交谈,把听不懂的、不会说的词句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反复学习。就这样,4年的时间,她整整记录了8本俄语学习笔记。现在,杨春燕不光实现了“与俄罗斯旅客交流无障碍”这个最初的梦想,对俄罗斯的历史国情、风俗习惯和民族禁忌等也了如指掌。每逢俄罗斯重大节日,杨春燕都要对通关的俄籍旅客送上几句节日祝福。
几年来,杨春燕熟练掌握了80多个国家260多种护照、400多种签证的防伪特征和查验方法。2012年,她作为科组代表参加了全国边检机关的比武竞赛,取得全部科目满分400分的好成绩。同时,杨春燕在查验50多个国家约23万人次通关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执勤“零差错”、“零事故”、“零违纪”的“三零”记录。
一张笑脸就是爱的延伸
“对待旅客就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亲友一样,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身处边境一线,胜似赋闲在家’的体贴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等待国际航班进站间隙,杨春燕感慨道。
“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您好,需要帮助吗”……在空港口岸检查现场,杨春燕热情地招呼着要出境从事劳务的中国同胞。天气转暖,他们要到俄罗斯从事种植、建筑等工作,因为大多都是第一次出境,很多通关事宜不太清楚。杨春燕边核对他们的证件,边微笑着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通关问题。
国有界,服务无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种肤色的旅客,杨春燕都能给予热情周到的服务和亲人般的照顾。今年初春的一天,在口岸值班的杨春燕发现一位俄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男孩在大厅里徘徊,她上前询问得知,这位母亲在等待办理口岸签证,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春暖还寒,此时检查大厅里的温度只有四五度,杨春燕非常担心孩子会着凉,于是将这对母子请进了办公室,把军大衣盖在孩子身上,自己又返回大厅继续工作。
杨春燕的热心肠在口岸是出了名的。今年4月22日,K19次国际列车出境,一名俄籍旅客娜塔莎焦急地在检查大厅四处询问,人们都没听明白她说话的意思,急得她团团转。这时,杨春燕立即走上前用俄语询问:“您好,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娜塔莎一把抓住杨春燕说,列车就要开车了,可她5岁的儿子却突发高烧,哭闹不止,她担心孩子身体出了严重问题,不知该怎么办?杨春燕在安慰娜塔莎不要着急的同时,很快从服务台的便民药箱里找出退烧药、感冒药、消炎药等,用俄语仔细地告诉她怎么服用,并嘱咐她一到站就带孩子去看医生,不要耽误了病情。手捧药瓶,娜塔莎双眼婆娑,嘴里连声说着:“斯巴细巴、斯巴细巴(谢谢)!”
靠着平日的摸索与积累,杨春燕总结了“仪态端庄迎万客、温柔微笑化冰寒、轻言细语解矛盾、五心关怀扶病困”的工作模式,受到中外旅客交口称赞。“我们不仅肩负着守家卫国的使命,更肩负着世界各国旅客的殷切期待。也许仅仅是一句问候、一张笑脸,但对于奔波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来说,就是一份踏实、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无限延伸的温暖和真爱。”杨春燕发出了肺腑的感言。
点滴行动诠释职业精神
每年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从满洲里口岸出入境,他们有旅游、经商的平民百姓,也有妄图蒙混过关的走私、偷渡不法分子。“对待朋友有好酒,碰上豺狼用猎枪”,这是满洲里边检站官兵的口头禅,更是每一名官兵的实际行动。
今年2月9日,在对HU7972满洲里至伊尔库茨克出境航班进行检查时,杨春燕发现一名出境从事商务活动的中国籍旅客行为异常,说话吞吞吐吐,不时东张西望。凭着职业的敏感,杨春燕觉得这里一定有“说道”。经过审查,确认他是冒用他人身份非法获取证件,企图偷渡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得知露了马脚,该旅客期望网开一面,给杨春燕递上了一沓人民币。杨春燕断然拒绝了他的“好意”,并按照规定给予了应有的处罚。
“要想识别准,就要业务精。”杨春燕常常这样告诫身边的战友。从2005年开始,杨春燕始终负责所在科室的业务培训学习。从制定计划、编写教案到组织教学,她都毫无保留、精益求精。特别是针对新入警大学生,她还专门制定了一套方案,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余,制作了现场执勤流程图加以辅助教学,使许多边检“新人”很快就掌握了基本业务技能,适应了工作岗位。
都说警营是男儿磨练意志、施展才华的天地。可杨春燕却不这样看,10年来,她查获偷渡人员12名,发现护照、证件和签证手续不符事件近400起。她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多次被公安部边防局、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执法为民标兵”;被内蒙古自治区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和“百佳文明服务标兵”,2013年被内蒙古公安厅评为“优秀人民警察”,并获得全国现役边检机关“文明使者”殊荣。
作为军人的妻子、作为4岁儿子的母亲,杨春燕在工作之余,还担任着满洲里边检站“爱心公益协会”会长的角色。今年以来,她先后组织3次爱心资助活动,向社会捐助钱物折合人民币5万多元;她还组织青年官兵义务献血、义务植树,关爱失学儿童和困难群体,为驻地文明城市建设做贡献30多次。
忠于国家、忠于职业、尊于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杨春燕用点滴行动默默诠释了一位普通中国边防检查员敬岗爱业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