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学生”及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强化学校教育功能和社会教育责任,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逐步树立起牢固的法制观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
法律知识灌输与行为训练相结合。开设法律常识课、法律知识讲座,观看法制宣传影视节目及其他文艺作品,参加普法活动,开展模拟训练和遵守规制训练。
法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心理教育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是产生法制意志的基础,而良好的性格应包括对法律的态度和守法的行为方式。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爱国守法。法育、德育和心育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端正学习思想,克服麻痹心理。教师在上课时要列举身边事让学生懂得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认为法与青少年无关的是思想上的隐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护,让学生受到法制教育,提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学困生”的帮教。“学困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往往被忽视,帮一下、拉一把就会转化为“合格品”,放任自流,很容易成为“次品”,甚至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学校应该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制度,落实帮教责任制,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促进其转化。开通家校热线,引导转化。提高学生法制素养,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
应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内容,层层落实,常抓不懈,建立由党委政府牵头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保护网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多渠道、多部门合作,以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农村中学法制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潘春)
·福建上杭法院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安徽庐江启动法制教育“春笋工程”
·贵阳成立首个“花季护航”法制教育基地
·新疆军区某炮兵团积极开展法制教育
·广西玉林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广西玉林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广西玉林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河南豫中监狱教育监区开展服刑人员法制教育
·广东台山: 法制教育基地“侨”味儿浓
·军队高中级领导干部开展专题法制教育
·青海部署中小学安全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