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让法律公平公正的阳光普洒在每一个人身上,让这个社会充满和谐充满爱。”5月22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环城司法所所长马传亚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谈起她的梦想。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长,马传亚一直把服务群众和履行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群众反映问题,不管是不是属于司法所管辖范围和工作范围,她都一概先接下来,仔细做好记录,从不让群众希望而来,失望而去。
在工作中,马传亚定期梳理出困难群体、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他们有的残疾,有的年迈多病,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更是因为违法犯罪,受过法律制裁。”马传亚认为,这些人群中有不少人生活困难,最易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为打造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通道,马传亚所在的环城司法所在辖区积极宣传法律援助政策法规,使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援助信息,享受到援助服务。司法所还通过不定时举办专题讲座、免费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形式,增强困难群众依法维权意识。遇到“困难户”,马传亚会一边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一边为他们联系医保、低保、安排工作、申请廉租房,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犯罪已受到法律惩处,刑满释放应当和过去诀别,要让他们回归社会,像普通人一样过着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马传亚说。
马传亚说,司法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在《社情民意日记》中,她写道:“要切实找到矛盾纠纷的焦点所在,对纠纷隐患的双方要讲情、讲理、讲法,努力做到及时化解,以免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民转刑案件,影响家庭和辖区的和谐稳定。”为此,她提出“勤、早、防、实”四字诀,其中饱含着勤排查、早发现、防激化、求实效的工作心得体会。
“虽然是最基层,我的工作也得到很多关注、很多支持,但我也常常想,凡事还需要多走一步、热心一点、细心一些,听听唠叨,消除社区服刑人员的紧张和茫然,多化解矛盾纠纷帮助普通群众,才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多年来,马传亚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无一例激化、无一例上访,先后有70名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在她的帮助下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80名帮教对象在她的爱心感召下驱走心底阴霾,无一人违法犯罪。
“我所做的,就是希望让社会多一份和谐因素。群众想什么,我就做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这不仅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在为实现中国梦,积极作出自己一份贡献。”马传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