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几个交警的气色是好的?”江苏省高邮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民警邱明轩从事道路交通管理一线工作27年,他常说,“现在我们是工作时身累,休息时心累……”
众所周知,公安交警长期奋战在一线,与群众接触面最广,工作中的失误往往被放大化,不少群众在传统思维的作用下,认为交警是特殊群体,使得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的基层交警身心倍感疲惫。
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状况?近年来,高邮市交巡警大队立足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通过落实从优待警制度、改善执法环境等措施积极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
一串令人揪心的数字
高邮市是苏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全市83万人口,辖区省道、县乡道1326.7公里,按上级部门提出的“交巡警警力配置达到全市人口万分之七”的要求,农村中队警力不少于5人、干线中队警力不少于10人、城区中队不少于25人。
尽管任务繁重,近年来警力却不增反减。2003年,高邮市交巡警大队共有警力126人,管理辖区1326.7公里的省道、县乡道已是力不从心,到2013年,警力减至121人,且伤残4人,有病不能正常工作的7人,带病坚持工作的31人,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好的老民警仍在路面执勤。
“路面工作危险大、突发事件多,路面民警疲于应付管理,很难享受公休假。”高邮市交巡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大队70%的民警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得不到休息,“民警都在超负荷工作。”
一份与众不同的花名册
早在15年前,高邮市交巡警大队就制定了一套从优待警的制度:在每位民警每年的生日这天,大队后勤工作人员会上门送一个生日蛋糕和一束鲜花。如果是民警的整数生日,大队还要为这位民警举办生日宴会。
尽管大队主要领导已轮换了5任,但这份与众不同的民警花名册始终以良好的传统一任一任保持下来。花名册上不仅仅记载民警警号、警衔、手机号,还详细记载民警的家庭住址、固定电话、家庭主要成员、工作单位以及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
“大队领导要求自己,并明确要求后勤工作人员,每天必看这份花名册。有的民警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忘记自己的生日是常有的事,当民警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意外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肯定会感到很温馨。”高邮市交巡警大队民警小周说。
一项化解心结的谈心制度
近年来,高邮市交巡警大队在合理安排勤务的前提下,尽量安排民警轮休,释放民警长期累积的工作压力。
“身心健康相辅相成,好身体离不开好心情。”高邮市交巡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着这种认识,他们与医院联手,建立了民警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医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正确引导民警消除心理障碍。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民警谈心、交心和走访工作机制,要求大队领导每月必找各中队民警谈心一次(谈心理)、每季交心一次(谈工作得与失)、每年走访一次(谈一年工作生活及对大队工作的建议)。通过倾听民警的心声,促其心理压力和委屈得到合理释放。同时,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一线民警,关心一线民警的身心健康,科学调整民警作息时间,保证民警在身体上、精神上得到充分休养。(周明宝)
·江苏高邮: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双十工程”
·江苏高邮市开展基层法治建设侧记
·江苏高邮破获系列驾车流窜盗窃路边店案件
·江苏高邮破获一起制售假发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