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公安机关忠诚守护 为百姓谋求平安福祉

2013-05-21 10:50: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平安是百姓最大的福祉,也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为群众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山东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平安是福”的理念,强势掀起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着力深化“平安山东”建设,多措并举提高立体化治安防控效能,营造出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社会环境。

新一轮平安创建强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2年,山东公安机关掀起了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控制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围绕这一目标,山东公安机关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平安创建的视野,创新维护稳定工作的思路,确保以动态的思路、动态的手段、动态的平衡来维护平安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

在新一轮平安建设过程中,山东公安机关把维护政治稳定作为公安工作中首当其冲的重大政治责任,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政权意识,在战略决策上做到知己知彼、抢占战略制高点,在战术行动上超前谋划、主动出击,下好“先手棋”。全省公安机关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借助法治手段调处矛盾纠纷,通过法治途径维护社会秩序,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更加注重打防管控治建相结合,针对动态社会治安规律特点,坚持信息导侦,坚持专项整治、整体防控,努力创造稳定和谐、安全有序、宜居宜业的治安环境,努力打造出了“最安全地区”。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的关键。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基层基础工作水平,是平安创建活动的必由之路。秉承这一理念,各级公安机关以派出所为重点、以社区警务为核心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确保把派出所工作重心放在了基础防范管控、维护辖区秩序上,使基层民警有精力做强做实主业,不断提升派出所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他们还重点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合理划分警务区,因地制宜设置警务室,科学构建工作模式,在有条件的公安机关探索设立了社区警务的专门管理机构,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完善了以警务室民警为主、多警种多部门和社会单位联动的运行机制,推动了社区警务向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了社会管理的第一平台,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更高层次上深化社区警务工作中,山东深入推进消防、车管、外管、危管、网管、物管进社区的“社区六进”工作模式,多管齐下护佑社区群众平安。在2012年召开的省公安厅党委理念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要求“以开展‘社区六进’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对“社区六进”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截至目前,山东已有1507个社区开展了“社区六进”工作。“社区六进”工作模式在接触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天候”、社区安全“主负责”中让社区群众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强化打击主业,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一批批负案在逃10年、20年的在逃人员相继落网,一个个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作坊、黑窝点被端掉,一股股欺行霸市、危害乡邻的黑势力受到法律的制裁。2012年,全省侦办各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710余起,端掉各类 “黑窝点”、“黑作坊”820余个;侦办经济犯罪案件11300余起,“破案会战”成果位居全国第一……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成为建设“平安山东”、“美丽山东”最有力的支撑和最生动的诠释,山东公安机关用实实在在的打击行动为百姓打造了一片净土。

山东公安机关始终坚持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在严打的民生导向下,公安机关对各类违法罪犯“零容忍”、出重拳。为保持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自2011年开始,山东公安机关以深化“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为抓手,组织开展了缉捕重案在逃人员攻坚行动、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行动、“灭枪”行动等专项斗争,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2012年下半年抓获潜逃10年以上的重案在逃人员264名,抓获潜逃20年以上的在逃人员32名。2012年,山东省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同比下降5.6%;济南等4个市级公安机关实现命案全破,山东省命案破案率创历史新高;全省连续多年没有公安部挂牌督办未破案件。

今年是山东公安机关开展“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的第3年,也是决胜之年。3月19日,山东省公安厅召开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深化推进“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挂帅督导,明确提出“一把手亲自抓,一年到头都要抓,一体化作战统筹抓,一票否决层层抓”的要求,全面推进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

破大案的同时不放小案。山东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破小案构建大和谐”理念,坚持既破大案又管小案、破案与追逃追赃并重,把破小案的“短板”补齐,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零容忍”、严打击。通过强化小案侦防,有效遏制了多发性侵财案件的高发势头,赢得了民心。2012年,山东公安机关破获“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15万余起,缴获赃款及赃物折款5亿余元。

多措并举,筑牢治安防范屏障

既要打得狠,更要防得牢。电子眼、“红袖标”、“网络警察”、警灯闪烁工程……在齐鲁大地的城乡,一张无形的大网不断延伸。以“天网工程”、“环鲁防控圈”、“平安海区”等为载体的立体化、动态化防控体系和网络社会防控体系全时空覆盖全省,成为公安机关全时空发现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山东公安机关建立起了以“一制一圈七网”为主要内容的全时空、全覆盖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一制”指健全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警和派出所为主体,各相关警种和治安辅助力量共同参与,网格化巡逻、情报信息研判、信息技术引领、扁平化指挥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工作机制;“一圈”指把与外省相邻、承担查控任务的治安检查站连点成环,打造环鲁防控圈,形成一道维护全省社会治安的安全屏障;“七网”指在全省大中城市、市县城关,着力构建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卡点堵截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

2012年10月25日,济南市公安局启动“红袖标”治安巡逻活动。全市10万名离退休人员、社区治安积极分子戴上 “红袖标”在辖区主干道、易发案区域开展巡逻保安全。山东公安机关不断强化群防群治,发起了一场预防犯罪的“全民战争”。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基层治保组织、群防群治协会、治安志愿者协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深入实施“红袖标”工程,大力发展义务巡防员、治安信息员队伍,组织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保安巡逻、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工作,筑牢了防控工作的群众基础,形成了严密的群众防范网络,实现了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全省还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有序推进“平安医院”、“平安校园”等平安创建活动,形成了平安共建的良好格局。

山东省公安厅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实战的要求,制定了网络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意见,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网络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以实控虚、以虚强实、虚实对接、虚实一体”的工作思路,推动网络社会管理向现实社会延伸、公安工作触角向网络社会延伸,全面加强网络社会“打、防、管、控、查、建”工作,实现虚拟社会“可防、可控,严查、严打,善建、善管”。

平安不平安,百姓说了算。今年初,山东省公安厅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随机抽取59.6万个电话调查统计,2012年山东省群众安全感达96.55%,同比提升0.65%。(记者 黄玉敏 王若冰 李嘉庆)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安保任务
·山东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全国两会安保各项措施 实行“打击零容忍、防范零空隙”
·山东公安机关逐步强化指挥中心职能
·山东公安机关启动一级巡防机制确保群众安宁
·山东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局长体会篇
·山东公安机关组织特邀监督员走基层关注民意评警风

·山东公安机关组织特邀监督员走基层关注民意评警风
·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构建"五位一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模式
·山东公安机关多举措推进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学习
·山东公安机关:“五位一体”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阳光执法 严格公正——谈山东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打造“倾听群众 回应群众”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