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堵疏结合治顽疾
贞丰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百日交通安全整顿中,工作不搞一刀切,对非法违法营运者视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是毫不留情地狠狠处罚,有的是先关怀、帮助后,再解决问题。
该县为了加大对道路运输非法违法营运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由县交通局、交警大队、运管所组成执法队,将执法人员分为三个执法组,采取分片跟场机动稽查执法的方式加大对各类非法运营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对公职人员参与非法运营等问题更是毫不留情地狠狠打击。其中,该县教师王某某因参与非法运营,被给予行政记过、待岗三个月、扣发三个月绩效工资的严厉处罚。
同时,对于残疾人机动三轮车在城区内非法载客营运问题,该县专门研究后决定:由三位副县长牵头,在城区内规划停车位,建设停车场,安排残疾人管理收费,帮助其就业;由县民政局负责将未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按照有关规定纳入低保;由县残联具体负责与持有机动三轮车的残疾人对接,做细工作,并与残疾人商议,对退下来的三轮车辆进行及时报废。该项决定切实解决了这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的生计和后顾之忧。
遵义:创新管理解难题
“一辆摩托居然载4个人,太危险了,赶紧下来!”在去往遵义市桐梓县茅石镇的途中,督查组发现一辆摩托车上竟载有4名男子。在被告知这样十分危险后,坐在最后面的一名男子匆匆下了车,而在摩托上的其他3名男子依然稳坐其上,认为坐3个人刚好。
这一幕令督查组一行哭笑不得,在耐心劝导后,这4名男子终于认识到摩托车载人的危险性,放弃了这一危险举动。
“现在绝大多数村民都买起了摩托车,摩托车成为农户运输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无牌、无证、无保险摩托车不断上路,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况多。”桐梓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冷一鸣说,摩托车的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全县道路交通事故50%与摩托车有关。
面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日益严峻的局势,桐梓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运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即不定期到各个停车场出口地段开展查验摩托车专项行动,解决了多年来民警上道路检查摩托车,摩托车强行冲关的问题。摩托车冲关导致驾车人、他人受伤,交警却要承担医疗费,这不但影响了交警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社会和谐,削弱了整治摩托车违法行为的力度。
目前,该县采取这一工作方式,既让群众安全,又使工作取成效。工作中,查获了大量的无牌无证车辆,民警执法过程中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没有再出现意外事故。
对他们来说,“晴天一身一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常事。正是他们的认真履责,才使辖区道路没有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当地老百姓称:“他们不仅是老百姓的安全员,更是咱村民的服务员。”
人:交通安全协管员“招不来,留不住”
“你好,我是省交警总队的。”
“……”
“你是协管员?”
“……”
“来了好久了?哦,一年多了。”
4月17日,星期三。这一天,对于三都县普安镇的交通安全协管员吴洪周来说,将会是他记忆中难忘的一天。
因为这天上午,他的手机被接通了,对方自称是省交警总队的。简单地问了他几个问题后,对方挂断了电话。
当时他不知道,打电话给他的,是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胡益林。这一天,接到胡总电话询问的,还有另一位交安协管员梁立辉。
而此时,普安镇政府会议室里,该镇党委书记杨秀和与镇长韦学令正在接受省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顿”督查组的检查。
杨秀和在汇报工作时表示,希望协管员能纳入事业编制,全县统招,竞争上岗。据介绍,该县原有协管员64人,新增34人,共98人,按每人每月1000元计算,一年要100多万的开支。但因为工资低,干一段时间后,能走的都走了,队伍很不稳定。
“有的干了十多年的老辅警,他的能力去当局办公室主任也绰绰有余。但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编制待遇问题。”杨秀和说,这回县里招警犬训导员,只在协勤里选拔,总算让协勤觉得有了一点盼头。
交通安全协管员“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不是杨秀和一人的担心,在记者跟随省百日整顿督察组在黔西南督察期间,发现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多地交通管理工作的一个瓶颈。
正式的交警警力严重不足已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以安龙县为例,90年代初核定的当地交警大队的正式编制为14人,20多年过去了,当地的车辆日趋增多、驾驶人日趋增多、交通事故日趋增多、交通管理量也日趋增多……可是交警大队的正式编制依然只有14人!
近期各地交警除了日常在城镇和农村以及在省道、国道上执勤以外,还要开展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数据集中清理补录工作、开展报废汽车专项整治、开展大货车专项整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顿行动、春运交通安全服务站工作还要延伸至6月份……正式编制的交警肯定远远不够用。
据了解,目前,贵州省县、乡道路和通村公路里程达到14万余公里,而全省管理县、乡道路交警中队警力仅为1400多人。
三都县交警大队长反映,三都人口36万,驾驶人14000多名,全县却只有11名交警,车管所只有一人。甚至有一个民警带一个辅警管9个乡镇的情况,警力严重不足。
正是因为注意到了这一困窘,省里提出了每50公里必须增加一名专职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的相关要求。这些要求配备的协管员基本已经到位开展工作,有的地方还进行了超额配备。
“(好的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很多地方的交警负责人都说了这样一句大实话,“首先就是工资低嘛。”
据了解,黔西南州的交通安全协管员工资最低的只有800、900元,最高的也不过1700元。“他们可能去当地的饭馆打工都能赚1500元左右,你说这样的收入怎么可能吸引人?”一位交警大队长这样说。
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份工作的不稳定性、没有保障、没有发展前途、也没有任何职业提升的空间。“永远就是一个临时工!”一位协管员这样评论自己的前途。
一些管理者也曾思索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安龙县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曾孔阳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能不能将一部分工作特别出色的交通安全协管员,哪怕只有2%~3%的比例,转成正式的交警编制。就好像在部队上优秀的士兵能够提升成为干部一样,只要有这么个奔头,有这么一线希望,交通安全协管员可能都不会像现在一样“招不来、留不住”。
“交通协管员这确实是个大难题。但是也请大家算一笔帐:一个协管员每月1200元左右的工资,一年是多少?如果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损失有多大?第二,工资是有价的,人的生命有价没有?为老百姓保畅通、保生命没有钱,那各级政府的接待费又从哪来的?从这个方面去算帐就算清楚了。”记者在采访省公安厅副厅长、省百日整顿办公室主任邹碧声时,他说,真正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最起码要在工资上要与当地的生活水平相适应,差距太大了肯定没人干。第一,待遇上要保障,第二,生活上要关心,要给予人文关怀。
“这就是一个‘情’字。如何团结这些人?如何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上要以人为本。能留住人的办法很多,要把它用好。严格管理是对的,但这和关心关爱这些人是两码事。否则,天天在招人,实际就是在加大成本。”邹碧声说。
·北京市交管部门全力保障园博会道路交通
·山东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动员会召开
·浙江宁波交警发布五一道路交通橙色预警
·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五一”道路交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