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园博园里来了三位检察官

2013-05-18 12:09: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请问锦绣谷怎么走?”园博园内,一位大妈向一个小伙子问路。

“下了桥,沿着右前方走,再下台阶就是了。”小伙子笑着回答说。

这位小伙子,就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下称园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侦查监督处检察官孙建武。早在2012年3月园博园筹建之初,孙建武便响应号召来到了永定河畔的园博园。今年初,丰台区检察院又增派了两名干警:民行检察处的张葳、政治处的梁言。

他们在园博园的工作怎么样?有哪些感受?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迅速成长为“专业讲解员”

“园博园陆地面积267公顷,水上面积246公顷,总占地面积513公顷。远处的高塔,是园博园标志性建筑‘永定塔’……”在园博园内“永定河规划展览馆”,孙建武熟练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永定河规划展览馆”是园博园内最早兴建的建筑。孙建武刚来园博会时,被分配做招商招展工作,工作地点就在展览馆。

接受任务后,孙建武迅速投入到招商招展工作——为即将在园博园投资入驻的各国、各地的客户讲解园博园规划设计、永定河文化沿革、未来发展前景等。无数次讲解,让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专业”的讲解员。

据悉,本届园博会招商招展成果显著: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共有69个城市参与建设47个展园;29个国家的37个国际城市机构参展,建设34个国际展园。这是孙建武和他的伙伴们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

眼下,孙建武在园博会运行调度中心忙碌着。“孙哥责任心强、工作到位、效果好。”调度中心的邢侃告诉记者,孙建武常常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开展工作进行风险提示。

富有亲和力的“新闻官”

园博园的主展馆是一栋形状如月季花的白色建筑。28岁的女检察官张葳,便在主展馆二层的园博会宣传活动部新闻宣传组工作。

和很多新闻官一样,张葳很富有亲和力。从3月入园至今,笑容灿烂、话语亲切的张葳一直“顺风顺水”。她主要参与该组的公关活动,如参与组织社区活动,联系艺术家为途经园区的高铁桥柱涂鸦等。

“参与组织活动让我得到了锻炼。”张葳告诉记者,一次在丰台区三环新城小区举办“居民共建微园博”家庭园艺大赛时,入户给居民发种子让她感受到沟通协调的重要。

活动是周六举行,当天张葳要为该小区居民李阿姨家发花种,并协助媒体采访李阿姨。电话沟通的时候,李阿姨高兴之余也有些紧张。为了活动顺利进行,张葳提前一天到了李阿姨家,向她讲解园博会的情况。临走的时候,李阿姨对园博会已经非常了解,打消了紧张情绪。

“居民们对园博会从‘不了解’到‘感兴趣’,我打心底里高兴。”张葳说。

张葳还和很多小区居民一起搭建“微园博”——由园博园主展馆和永定塔模型、吉祥物园园宣传画、居民花卉组成的微缩景观。

此外,考虑到张葳的专业特点,新闻组还让她参与审核公关活动中的民事合同,有时也负责起草一些合同内容。“我们很喜欢和她一起工作。”张葳的搭档王娟告诉记者。

在奉献中感受快乐

在园博园外,距离永定塔不远处有一栋三层楼,“80后”检察官梁言就在这里的综合部证件管理组工作。

“整个园博会期间,我们要组织印制几万张有芯片的证件。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自己动手。”戴眼镜的梁言对记者说。

今年3月来园博会之前,梁言一直在丰台区检察院政治处工作。“来园博会后,梁言每天要提早一小时出发,晚上要晚回家一小时,但他从无怨言。”孙建武告诉记者。

“我们脚下站的地方,就是当年‘七七事变’的战场——宛平城外的树林,园博园建起来之后,这里再也没有荒凉的景象,周边村民也因此获益。”对园博会的工作,梁言觉得快乐而自豪。(郑赫南 赵晓星)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