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侦查支队民警正盯着地铁摄像头里的实时画面。记者 杨宁摄
去年,武汉成立了全国首支视频侦查支队,投入300余名警力以全市25万只摄像头为核心,布下“天罗地网”。如今,武汉市公安局已逐步形成800名民警、1200名监控文员组成的视频侦查和监控专业队伍。一年来,“天网”防住了什么?目前的视频侦查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平?警力下沉到基层后,公安局的工作又将有哪些新的运转方式?
人机互动:视频侦查支队破获街头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72%
市民在路上行走时遭遇飞车贼抢包、抢手机,这种过去人们只能自认倒霉的事情,现在可能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被全程记录。借助于城市大街小巷的数十万只摄像头,派出所民警可以马上从监控室调出“天眼”,然后沿着嫌疑人摩托车行进路线收集视频资料,寻找目击证人,快速锁定犯罪分子的相貌特征、活动轨迹,并追查到他们的藏匿窝点。24小时内,小偷小盗便会落网。
武汉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成立的一年中,类似的“破案神话”屡见不鲜。视频侦查支队组建以来,抓获处理的刑事犯罪嫌疑人达1214人,同比上升77%;通过视频侦查手段查处街头抢劫、抢夺、诈骗等犯罪团伙71个,同比上升196%;破获街头刑事案件861起,同比上升172%。
而与此相对应,全市街头一年警情降幅达到了最大,仅抢劫、抢夺、街头接触性诈骗就分别下降了26.4%、16.2%、14.2%。比如令很多城市头疼的多发难破的飞车抢夺案,武汉的破案率达到70%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
“保卫城市安全,仅靠一个市局层面的视频侦查支队是不够的。必须将这项技术向下延伸,与派出所的警力网络结合。”武汉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队长王禹告诉记者,过去,便衣侦查打击街头犯罪靠“脚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还十分危险。现在,依托“天网”人机互动,可视化指挥、视频导侦和情报研判“三位一体”,一张智能、立体、高效的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络已初具规模。“去年武汉推行警务机制改革,市局共20000名警力中的40%下沉到派出所层面,其中还将有大部分下沉到社区层面。视频侦查支队‘天网’对接‘地网’(便衣)的破案模式正计划向基层派出所复制,更多地降低街面抢劫、抢夺、扒窃、诈骗的警情。”王禹说。
“天网”恢恢:通过视频侦查捕捉街头海量影像,精准锁定嫌犯
相比于刑事侦查等传统侦查手段,视频侦查凭借其技术高端、无所不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去年,公安部将视频侦查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向全国推广。视频侦查队伍如何建设、视频侦查技术如何发展受到关注。
“未来视频侦查的技术进展将是惊人的。举例来说,警方需要寻找一个犯罪分子,只需要将他的脸输入电脑,视频技术就自动从海量视频画面里的人群中识别出来。”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张成义介绍,4月11日武汉发生的一起恶性杀人案现场分散,地域偏僻,侦破难度大。视频侦查支队连续奋战5天5夜,摸清了案发小区19个视频探头及抛尸现场沿线的一、二级视频探头点位分布、朝向角度,制作了现场视频分布图,运用视频快速采集设备,12个小时内调取了重点探头7天504个小时252G的视频录像。
504个小时的视频录像,数据量相当于500部电影。如此海量的视频信息,怎样快速筛出与犯罪相关的内容?“民警用视频侦查综合业务系统检索、截取并分头组织人员观看,终于捕捉到4段有价值的影像,从而锁定犯罪嫌疑人。视频侦查手段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侦查手段,也是未来刑侦发展的大方向。”张成义说。
未来方向:将组建三级“视频侦查+便衣打击”工作模式
“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如何将视频侦查工作常态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视频侦查的潜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武汉市公安局局长赵飞说。
目前,视频侦查支队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的“视频侦查综合业务系统”已投入使用,录入案件视频资料近万起;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人像识别系统”已通过公安部等全国专家组的认证;“车联网侦查系统”资源整合已初步完成;“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正通过实战加以改进和完善;视频现场勘查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武汉视频侦查专家顾问团和工作室也已筹备建立……
对于未来的工作,赵飞介绍,组建视频侦查支队,是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提升公安战斗力的举措。未来武汉将建立市、分局、派出所三级“视频侦查+便衣打击”工作模式,将视频侦查支队从具体从事破案打击的实战部门,转型升级为统筹组织全局视频侦查工作,研究视频侦查技术及高端应用的复合型实战部门,用新技术打造群众满意的平安城市。
·武汉细心社区民警顺藤摸瓜挖出一毒窝
·[视频]湖北武汉警方捣毁制售假药窝点
·湖北武汉破涉枪涉黑系列案178起
·武汉农民工有望享受城镇住房保障
·武汉襄阳铁路公安开展处置爆炸物品预案演练
·武汉襄阳铁路公安开展处置爆炸物品预案演练
·武汉襄阳铁路公安开展处置爆炸物品预案演练
·武汉“缉枪毒、打黑恶”月端69个犯罪团伙
·武汉各级反恐办签订反恐责任状
·武汉千余社区律师定点服务